周一(2月15日)歐市早盤,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因美元上升,且疲弱的中國貿易數據引發了對于該國需求的擔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市場交投或比往常清淡,因美國周一適逢總統日假期,紐約原油市場休市。
不過油市仍然保住了上周五逾10%漲幅中的大部分。當日大漲是因為市場有傳聞稱,OPEC或最終將達成減產協議以降低供給過剩態勢。上周五兩大指標原油漲幅都超過了3美元。之前媒體援引阿聯酋能源部長的話稱,OPEC成員國準備合作限產。
伊朗一名副總統周六表示,該國目前的每日原油出口量為130萬桶,到3月20日下個伊朗年開始時將達到150萬桶。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表示,OPEC內部的氣氛正從互不信任開始趨向一股共識,也就是必須達成一個如何終結全球油價跌勢的決定。他并表示,他本人將同沙特和卡塔爾油長舉行會談。
“價格越低,產油國減產的動力就越大,”Okato Shoji分析師Kaname Gokon稱。但包括國際能源署(IEA)在內的很多分析機構都認為,OPEC和其他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以降低不斷膨脹的供應的機會渺茫。
“我們仍然認為,如果油價受到減產的人為支撐,也只會給高成本的生產者提供更多喘息空間,僅僅能夠解決短期問題,”輝立期貨在一份報告中稱。
中國1月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11.2%,進口驟降18.8%,均大大弱于預期。中國1月原油進口較上月所及紀錄高位下降20%。
北京時間16時15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42%,報33.21美元/桶;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85%,報29.20美元/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