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上溢油應急快速反應關鍵技術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海洋局、交通部海事局與有關省市海事局,以及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院、大連海事大學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教授參加了會議。
會議針對當前我國海上船舶溢油事故頻繁發生、嚴重污染和影響我國海洋生態發展和沿岸環境破壞等突出問題,圍繞交通部專題研究提出的海上溢油應急快速反應關鍵技術內容進行了研討,形成了解決溢油應急快速反應關鍵技術,加快提高我國海上應急處理和海洋環境治理技術水平的共知,討論了從國家層面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從行業發展角度應加快的技術提升的重點內容,以國際全球化視野所共享的優勢和條件,以及發揮市場主體地位的相關內容。會議取得了預期效果,并就推進相關領域技術發展提出了建議。
據了解,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石油能源的依賴逐步上升。自1996年我國成為凈石油進口國以來,95%以上的進口石油通過海上運輸完成,但隨之而來的海上污染和溢油事故也頻繁發生,特別是2004年南海和海灣海域發生的較大規模溢油事故既給我國敲響了警鐘,也突出地反映出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應急反應能力較低、技術落后、整體水平不高等問題,引起了國家領導和有關政府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專題部署并實施了有關工作和項目。針對當前存在的技術問題和建設我國應急反應基礎設施和條件中急需的關鍵技術,有關政府管理部門加強了對策研究和相關工作,力圖為保證國家“十一五”期間基本建成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的現代化水上應急保障系統,提升我國海上溢油應急快速反應的技術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