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其境內蘊藏的石油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3%。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俄兩國在石油領域互補性很強,加之兩國又是關系密切的鄰國,因而在發展石油合作方面擁有巨大潛力和諸多優勢。
從2004年開始,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數量開始迅速增長。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2005年俄應向中國出口1000萬噸石油,2006年對華石油出口量應增至1500萬噸。據俄方統計,去年,俄對華實際石油出口量為760萬噸,雖然比2004年增長30%以上,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其原因是俄目前主要通過鐵路向中國出口石油,鐵路運輸能力有限且運輸成本較高,制約著兩國石油貿易量的大幅增長。
不過,據專家預測,2006年俄羅斯對華石油出口將大增,出口總量將超過1200萬噸。上述預測基于以下原因:首先,通過對鐵路基礎設施和對華石油出口口岸的改造,俄鐵路石油運輸能力會有明顯提高;其次,從今年1月1日起,俄羅斯將國內石油公司通過鐵路對華出口石油的運輸價格下調16.9%,這有助于提高俄石油公司對華出口石油的積極性;再次,俄羅斯準備通過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蘇至阿拉山口段向中國出口石油,這將成為俄對華石油出口增長的新途徑。
此外,俄羅斯還計劃利用擬建的遠東輸油管道增加對華石油出口。根據計劃,遠東輸油管道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鋪設從泰舍特至俄中邊境小城斯科沃羅季諾的輸油管道,同時在俄遠東太平洋沿岸的佩列沃茲納亞灣建設用于石油出口的相關設施。俄官員多次表示,遠東輸油管道一期工程設計年輸油能力為3000萬噸,其中2000萬噸將提供給中國,余下的1000萬噸將通過鐵路運至太平洋沿岸。二期工程走向是從斯科沃羅季諾至佩列沃茲納亞灣。此段管道建設將取決于東西伯利亞油田的開發情況。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