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的開羅會議上,OPEC組織正式決定自明年1月1起將每日原油產量削減100萬桶,以防止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受此消息影響12月14日紐約NYMEX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1月西德克薩斯輕原油(WTI)期貨漲0.30美元, 報41.01美元/桶;倫敦IPE (國際石油交易所), 布倫特(Brent)原油1月期貨漲0.46美元,報37.84美元/桶,且預計后市還有上漲空間。目前國內第一家進行塑料中遠期倉單交易的市場也隨之迅速作出反應,1月14日的行情在持續多日的跌勢后全面止跌反彈。國內生產廠家在經過多次降價清庫后趁此利好消息,其出廠價也開始企穩,原油價格對塑料市場的影響可見一斑。
無庸質疑的,由于原油是塑料的生產原料,如果OPEC的減產政策持續時間較長,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必定會使國際油價上揚,油價的上揚必然使塑料的生產成本上升,塑料價格的上漲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國內塑料市場是否這么單純的受石油的影響就值得我們探討了。首先從國內目前的塑料市場行情來分析,在原油價格和供求關系對塑料價格的影響力上看顯然是后者大于前者的,特別是對短期價格的影響。而影響目前中國塑料供求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幾點:1、國內塑料加工業的需求;2、國內石化企業產能、產量;3、進口塑料數量和價格。
首先來談談國內的需求,雖然最近經濟降溫炒得很厲害,國家也的確做了不少事,包括土地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對塑料產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前段時間原料價格的暴漲,而成品價格跟不上導致需求相對下降。但同時我們要看清楚的是大的經濟環境,中國每年7%-8%的經濟增長是放在那里的,塑料加工業的增長也是放在那的,塑料原料的需求怎么可能不增長呢?所以可以知道目前的需求萎縮現象只是暫時的,隨著價格底部的夯實、需求的回暖,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再來談談國內石化企業的產能產量,可以看到隨著各個石化企業不少幾萬、幾十萬噸級的大產能裝置相繼投產,國內石化企業的產能和前幾年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從中國經濟近階段的發展速度來看,短時期內塑料的需求的增加還是大于產能的增加的,根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預測,2005年中國五大通用塑料的需求量將達到4000萬噸以上,面對這么一個龐大的消費需求,目前國內石化企業新裝置的投入生產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然后是進口塑料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塑料進口國,每年有將近一半的塑料原料需要從國外進口,因此進口塑料對國內塑料市場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而對進出口影響最大的還是匯率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最近美元老是貶值,是不是會使進口塑料在國內銷售的價格下降從而導致國內塑料市場的總體下滑?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但我們要看到,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是兩回事,雖然說美元貶值人民幣相對就升值了,但是也要看到美元對其他貨幣也是貶值的,那么在國際塑料市場上塑料的美元報價必然會上漲,在美元上漲后再將進口塑料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后,由于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就要比實際看到的減少很多。對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消息,但要知道中央對于人民幣升值這一塊是相當忌諱的,人民幣升值會對我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在一切以穩定為前提的中央面前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這幾個大前提下,個人認為塑料價格再繼續走低的時間不會太長,幅度也不會太大,即使在年前跌勢會持續一陣子,年后也一定會反彈,雖然具體會反彈多少尚不得而知,但至少目前的這種連續陰跌的情況不會再出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無庸質疑的,由于原油是塑料的生產原料,如果OPEC的減產政策持續時間較長,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必定會使國際油價上揚,油價的上揚必然使塑料的生產成本上升,塑料價格的上漲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國內塑料市場是否這么單純的受石油的影響就值得我們探討了。首先從國內目前的塑料市場行情來分析,在原油價格和供求關系對塑料價格的影響力上看顯然是后者大于前者的,特別是對短期價格的影響。而影響目前中國塑料供求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幾點:1、國內塑料加工業的需求;2、國內石化企業產能、產量;3、進口塑料數量和價格。
首先來談談國內的需求,雖然最近經濟降溫炒得很厲害,國家也的確做了不少事,包括土地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對塑料產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前段時間原料價格的暴漲,而成品價格跟不上導致需求相對下降。但同時我們要看清楚的是大的經濟環境,中國每年7%-8%的經濟增長是放在那里的,塑料加工業的增長也是放在那的,塑料原料的需求怎么可能不增長呢?所以可以知道目前的需求萎縮現象只是暫時的,隨著價格底部的夯實、需求的回暖,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再來談談國內石化企業的產能產量,可以看到隨著各個石化企業不少幾萬、幾十萬噸級的大產能裝置相繼投產,國內石化企業的產能和前幾年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從中國經濟近階段的發展速度來看,短時期內塑料的需求的增加還是大于產能的增加的,根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預測,2005年中國五大通用塑料的需求量將達到4000萬噸以上,面對這么一個龐大的消費需求,目前國內石化企業新裝置的投入生產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然后是進口塑料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塑料進口國,每年有將近一半的塑料原料需要從國外進口,因此進口塑料對國內塑料市場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而對進出口影響最大的還是匯率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最近美元老是貶值,是不是會使進口塑料在國內銷售的價格下降從而導致國內塑料市場的總體下滑?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但我們要看到,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是兩回事,雖然說美元貶值人民幣相對就升值了,但是也要看到美元對其他貨幣也是貶值的,那么在國際塑料市場上塑料的美元報價必然會上漲,在美元上漲后再將進口塑料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后,由于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就要比實際看到的減少很多。對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消息,但要知道中央對于人民幣升值這一塊是相當忌諱的,人民幣升值會對我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在一切以穩定為前提的中央面前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這幾個大前提下,個人認為塑料價格再繼續走低的時間不會太長,幅度也不會太大,即使在年前跌勢會持續一陣子,年后也一定會反彈,雖然具體會反彈多少尚不得而知,但至少目前的這種連續陰跌的情況不會再出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