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世良表示,根據最新預測,今年中國石油消費將達3.28億噸,已躋身于世界石油消費大國行列,而到2020年中國成品油需求量約5億噸。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一份報告建議動用外匯儲備建立適當的石油儲備。
馮世良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北京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發言時估計,“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的石油化工行業將保持15-20%的增長速度。
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在該論壇開幕式上也表示,到2020年中國需要一次能源32億噸以上標煤,能源消費要比2000年增長2.5倍。按目前能源消費方式,2020年,中國原油缺口可能加大到2.5至2.7億噸,中國將面臨更大的資源環境壓力。
他稱,中國必須抓緊建設戰略儲備基地和進一步加快節能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加強節能降耗考核,健全資源節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等,促進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社科院:應該將部分外匯儲備
轉化成石油儲備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昨日提供的一份報告認為,應該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成石油儲備,因在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大國中,中國是唯一尚未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國家;從保障石油供應的視角看,中國建立適當規模的戰略石油儲備應當是適宜的。
截止今年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8751億美元,已躍居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為加強油供保障,中國鼓勵國內石油企業“走出去”,尋求油源多元化。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石油一位內部人士證實,該公司正就收購尼日利亞卡杜納煉油廠控股股權進行談判,預計近期將有結果。而據中國商務部消息,中石油將投資20億美元用于該煉油廠的收購以及煉油設施改造。
卡杜納煉油廠屬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四大煉油廠之一,設計日煉油能力11萬桶,實際煉油能力約為設計能力的70%。長期以來,該煉油廠因資金缺乏、管理維護不善和技術障礙而瀕臨倒閉。今年一季度,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終于注入部分資金,啟動了對該煉油廠的檢修工作。
國際能源組織(IEA)統計表明,尼日利亞目前日均產原油250萬桶,占全球總產量的3%。近幾年,尼石油年出口額均超過100億美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