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的上調再次使原油、成品油出口雙雙下降。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我國出口原油252萬噸,下降6.6%;出口成品油529萬噸,下降17.2%。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茂清認為,這是因為國家應對國際不斷攀升油價的積極策略,緊縮出口配額,運用價格手段對我國原油出口加以限制。目前我國原油供給依然緊張,國內原油供應只能滿足60%左右的需求,還有近40%的原油量需從國外進口,但由于國內外油價的差價較大,使我國石油企業不斷對外出口原油,這是非常不合理的現象。所以國家對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先后進行了多次上調,結果讓原油、成品油出口逐年減少。
另外,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在進口商品中,鋼材進口下降明顯,今年1至5月份,鋼材進口774萬噸,下降27.6%。“這是鋼鐵企業結構優化、轉變的表現。”周茂清表示,我國進口多為特種鋼材,現在我國高品質鋼的生產能力增強,自然減少了鋼材的進口量。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47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9%,其中,出口3473.2億美元,增長25.7%;進口3005.3億美元,增長22%。由于我國產品出口結構由數量增長型正在向效益增長型轉變,使得進口增幅超過出口增幅。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