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廣東價格論壇,明確表示廣東將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對石油等可貿易性的能源要盡快放開,由市場主導價格。
專家粗略匡算,能源漲價廣東每年將要增加776.16億元的成本.這跟政府目前的思路不謀而合。廣東省物價局局長孫慶奇表示,在改革原則和思路上,價格改革將以市場取向和政府調控相結合,在具有競爭潛質(諸如石油、天然氣)的領域,將通過逐步引入競爭機制,讓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形成。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認為,目前我國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偏低,各類污染成本未通過資源價格納入企業生產成本,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水資源、土地、電力、煤炭等六個方面,廣東的資源產品價格改革需要先行一步。
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鐘陽勝指出,廣東的資源產品價格要反映資源稀缺的程度,同時,廣東還將痛擊惡意炒作資源性產品的行為,完善稅費,改革要對低收入群體進行補貼。目前廣東94%以上的能源需要省外調進或進口。
而資源價格放開后,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上漲的情況。據廣東省價格協會副會長文武漢預測,資源價格改革后,每萬元GDP耗能成本將從2005年的1756.17元,提高到2113.83元,每萬元GDP成本提高357.66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