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屢創新低,引發了中國重啟戰略石油儲備計劃的話題。今年8月份,已有300萬桶俄羅斯原油被注入鎮海基地,日前法國《論壇報》援引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的話稱:"我們正積極致力于這項計劃(指石油儲備計劃)。"《第一財經日報》隨即采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儲備辦公室(下稱"儲備辦")。對于中國重啟石油儲備計劃,儲備辦裴處長不置可否,他表示需要通過發改委新聞辦公室對外發布。而儲備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人士透露,目前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確在進行,對于儲備進展及時機把握等問題不便過多透露。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啟動于2004年3月,今年春天國際油價不斷上漲時暫停。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認為,戰略石油儲備應與近期油價走勢分開來看,啟動的目的不是真正用而是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戰略安全需要;二是遏止石油炒作。
對于國家重啟戰略石油儲備的時間節點,韓曉平分析,油價高低的時機選擇不是主要問題,要看油價形成機理。久泰能源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也認為,由于地緣政治形勢趨緩,目前價格未必探底。從國家儲備角度來講,會尋找安全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平衡點,單方面的國家儲備和企業儲備都是不夠的。韓曉平指出,應建立四級儲備機制:第一級是國家層面,以原油儲備為主;其次是省一級,以成品油為主,輔助部分原油,主要平抑區域市場油價和短缺,解決商業儲備的不足,廣東省現已開始在做;再次是大的石油公司及所屬的煉油廠,從國家安全和市場需要角度都要求自主來做;最后是需求儲備,如航空公司和大的運輸公司,由市場原則使然,可以是實物儲備或虛擬儲備,如期貨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