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企業公布的等速油耗等同于理論油耗,對消費者沒什么借鑒意義
■發改委發布的實測油耗提供了較客觀的依據,引導企業加大節油技術研發
“同一款車,廠家公布的90公里等速油耗是百公里小于等于5.5升,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百公里油耗綜合值是7.8升,在論壇帖子里看到的網友實測數據卻是百公里10升,到底該相信誰的啊?!”……在國內油價多次上調之后,消費者對車輛油耗的關注度日益提升。11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34個企業409個車型的汽車油耗數據,再次讓油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長期以來,國內汽車企業公布車型油耗都是等速油耗,通俗地說,就是按照特定的溫度、風向、風速等客觀環境要求,使車輛在平坦路面或在底盤測功機上保持等速,然后通過專業方法計算出來的。由于不同車速的等速行駛百公里油耗是不同的,所以測試時廠商會選擇油耗最低的車速,有些車測的是60公里/小時等速,有些是90公里/小時等速。如此測算,3.0升的中高級車百公里油耗也在7升上下,許多中級車百公里油耗5、6升更是不在話下。可問題是,在實際駕駛過程中,恐怕你一輩子都不可能跑出如此優異的成績。因此,等速油耗等同于理論油耗,對消費者根本就沒有什么借鑒意義。
既然廠家公布的數據沒有價值,從網友或朋友那里得來的油耗數據應該是準確的吧?也不盡然。要知道,同一輛車整備質量不同,行駛的路況千差萬別,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也各有特點,即便是用幾箱油測下來的平均油耗,也只能大概反映一輛車的燃油經濟性能。
廠家希望油耗指標“好看”,幾十年一貫制公布理論油耗;消費者實測數據又因人而異,存在誤差,就沒有一種數據值得相信嗎?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的在售乘用車實測油耗,為消費者提供了比較客觀的選擇依據。這一油耗數據包括兩個指標,標準限值是指根據國家標準和汽車自重而得出的允許油耗上限,而綜合值為國家檢測機構根據國家標準實測的油耗。與廠商往往以某一特定車速下測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不同,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油耗綜合值是由國家授權的檢測機構,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后得到的結果,也就是車輛在統一的綜合測試循環下運行的油耗。據介紹,測試循環模擬了汽車在不同道路上行駛的車速、阻力等各種情況,試驗結果能客觀反映產品實際的油耗狀況。
當然,鑒于駕駛行為、道路車輛狀況、燃料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油耗測試結果,你家的轎車實際油耗很可能會與公布數值不符。但不管怎么說,從國家權威渠道獲取更可靠、更客觀、更接近實際油耗、更具有比較價值的汽車油耗數據,可以方便消費者選擇更節能的產品,引導企業加大節油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