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日前在“2006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表示,當前中國仍然是“投資打頭、消費墊后、對外依存度加大”的增長格局,經濟發展面臨著四大難題,其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尤為突出。
馬曉河說,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庫存占壓的工業值已經達到1.4萬億;同時,工業品大量出口,但價格卻不斷下跌,這意味著當前經濟運行面臨著嚴重的 產能過剩問題。
馬曉河表示,當前產能過剩還呈現了三大特點:某一方面的產能過剩開始向全面過剩轉變;出現了一些明顯過剩的工業品行業;一些產業的產能過剩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的。
此外,中國還面臨著資源環境支撐能力下降的難題。馬曉河說,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但大量的經濟增長給資源環境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具體表現在:國內能源供給不足,石油進口的風險越來越大;礦產資源短缺,鐵礦石需要大量進口;水資源嚴重稀缺,并無法引進;土地供給空間不斷變小。
馬曉河說,中國還面臨著收入差距過大和資金過剩的難題。目前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邊界,并具有全面性,城鄉、地區、城市內部和行業內部之間的差距都在擴大。同時,外匯占款過多帶來的資金過剩給國內的貨幣供給和通貨膨脹也造成了潛在的壓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