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權威渠道獲悉,我國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盯住世界主要產油區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原油價,再綜合國內煉油行業平均成本、行業平均利潤后,確定國內成品油零售價。
近年來,我國成品油價一直選擇與國際上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聯動,由于國際油價一路高漲,這一模式導致國內煉油企業長期處于虧損。
記者昨天從權威渠道獲悉,根據國家發改委初步確定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從盯住國際成品油價,改為盯國際原油價。鎖定跟蹤地區為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這三地位于世界主要產油區,向來是國際原油價的指向標。
消息人士透露,上述三地原油價僅僅為國內成品油價的基準,國家發改委會綜合核算國內煉化企業的煉油平均成本,確定行業的平均利潤,最終形成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昨天,中石油、中石化等人士紛紛表示,一旦這一方案出臺,大多煉化企業將一舉扭虧。
目前,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換算成國際原油價相當于60美元/桶的水平,而目前國際油價再次上漲到62-63美元/桶的水平。如果目前實行這一方案,則意味著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將再次上調。
知情人士介紹,事實上,這一方案早在今年上半年已初步擬定,并在隨后召集中石油、中石化、各地煉化公司等征求意見,但隨后這一方案卻遲遲未能出臺。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