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有沒有油賣,主要看中石油、中石化臉色,遇到供應緊張時首先被“斷供”,不得已掛出“缺油”牌子的廣東民營石油企業正在悄悄為自己尋找第三條路。
記者昨日獲悉,由廣東油氣商會牽頭的廣東民營石油企業正在積極與山東的地方煉廠協商,打算“繞過”中石油、中石化,將山東的地方煉廠成品油直接賣到廣東,以彌補民企油源不足,據悉,由于剛起步,品種僅限于93號汽油。行業人士分析,此舉為民營油企自己多找條路,但價格差成為這條路是否走得通的瓶頸。
90號汽油已斷供兩個月
昨日,在廣州市黃埔大道東的員村加油站,加油機上,90號汽油和0號柴油的油槍已不見了,只有93號和97號汽油仍正常供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個品種已斷油1個月了,“現在只要是加柴油和90號汽油的車,我們只能搖手叫他們開走。”同一天,廣州市下塘西路的登峰加油站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90號汽油已斷兩個月了。”
天河區一家民營加油站的陳站長告訴記者,“現在中石油時不時供應給我們一點油,量不太多,而8月以來,中石化就再沒有供應給我們。”同樣被列為“社會加油站”的另一家專門為出租車加油的加油站,也遭遇同樣的命運,稍不同的是“中石油好久沒給我們供應了,現在中石化有時能供應一點點,有時又沒有。”
國家發改委一直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對系統內外成品油經營企業要一視同仁,不得對系統外企業停供、限供,銷售給系統外零售企業的汽、柴油批發價格,應按國家規定的市場零售價上限倒扣計算的批零差率不得小于4.5%。
不過,有民營油企反映,執行的情況并不理想。廣州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老總直接了當地說,“現在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發改委的政策被100%執行是不可能的,差率不保持4.5%都算了,最關鍵的是供應不夠。”
悄悄出省尋找供貨新路
“上周國家發改委的調子,已使石油兩巨頭調價變得渺茫,市場的焦點已從調價轉向保供方面。”廣東油氣商會的一位人士這樣分析。
記者了解到,目前代表廣東民營企業的廣東油氣商會,已悄悄與代表山東地方煉廠的山東石油與清潔燃料商會和山東煉化協會積極接觸。廣東油氣商會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已互相考察過幾回了,山東是資源大省,而廣東是需求大省。看能不能搭建對接平臺,為廣東的成品油資源緊張局面出一分力。”
山東石油與清潔燃料商會辦公室金主任也向記者證實該消息。他介紹說,目前山東已有七八家地方煉油廠有意加入,這些地方煉廠的年產量有200萬~300萬噸,而這些地方煉廠與中石油、中石化沒有任何關系。“由于是剛開始,我們目前只做93號汽油。”
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山東的地方煉廠成品油走向比較分散,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地方公司也進入這些地區采購,廣東的民營企業除了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拿油之外,也有一些中間商到山東采購,但沒有形成規模。因為除了赴山東買油外,還是要到中石油、中石化買油,由于參與此次采購的廣東民營企業都較低調,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細節。
價格差成經營最大瓶頸
記者了解到,目前從山東運成品油到廣東
,運費大約是150~180元/噸,如控制得好,油價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依然存在操作的空間。目前廣東的民營企業除了到山東采購成品油外,也準備以同樣方法在遼寧找到油源。
但是,一些經營石油的人士分析認為,目前的瓶頸是價格差,在今年6月到7月初的價格,山東和廣東的成品油存在著一定的價格差,操作上沒有任何問題。而到7月下旬,由于看漲預期,全國市場都籠罩著惜售心態,價格高掛不出者多使價格差縮小,逼使民營企業到中石油、中石化拿油。
一民營企業表示,如果這個渠道建立起來,實際上是為民營企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之外,找到“第三條路”,在油源緊張時能夠補充一部分供應,避免一緊張,就沒得賣,因為加油站能不能正常營業要看兩大集團臉色。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