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豐富油氣和煤炭資源的新疆在中國能源戰略中的地位最近確立。國務院近期下發的第3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表示,到2020年,新疆將建成全國大型油氣生產和加工基地。業內人士表示,這表明新疆未來成為中國戰略油儲基地幾無懸念。
據悉,該文件把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把新疆實施面向中亞的對外開放、建設中國能源國際大通道作為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并表示將支持企業參與周邊國家油氣資源開發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實現互利雙贏。
近年來,中石油和中石化顯著加大了在新疆油氣勘探開發的力度。據統計,過去兩年兩大集團在新疆的投資額達686億元人民幣,其中2006年用于重點石油勘探項目的投資完成300多億,比上年增長了17%。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消息稱,中石油將在新疆建設一座總規模達800多萬立方米的國家級原油商業儲備庫。該商業儲備庫計劃總投資65億元人民幣,總占地面積達2600畝。
“從上述情況可以得出結論,新疆未來成為中國又一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將基本無懸念。”昨天,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鳳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態。
他表示,盡管地理位置較遠,但新疆目前已成為中國油氣資源的集聚區,同時又是海外入華油氣管線的必經之地,在當地建石油儲備可謂順理成章。
他同時指出,新疆未必一定會被列入第二批戰略油儲基地名單,但進入未來的選址大盤是很有可能的。
“事實上,戰略油儲基地建設與中國整個石油安全戰略密切相關。中央不會只考慮在東部建基地,因為這不符合石油安全的戰略全局。”資深石油專家韓學功教授說。
據悉,中國石油儲備基地總共規劃了三期。目前,發改委已公布了一期四座儲備基地的名單,分別位于沿海的鎮海、舟山、大連、黃島;而二期儲備基地的選址工作仍在進行。
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均占中國陸上油氣資源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去年新疆共生產原油2400多萬噸,居中國第三,生產天然氣164億立方米,躍居中國第一位。
另據悉,根據國家關于新疆進一步發展的規劃,到2020年,新疆煤炭產量將占全國總產量的兩成以上,達10億噸。
新疆煤炭預測資源量達2.19萬億噸,占中國總量的40%,但由于遠離內地市場,運輸成本高,當地政府為此提出了以煤電、煤化工等形式實現轉化,然后通過輸電線路或管道供應內地市場的發展戰略。
10億噸
到2020年,新疆煤炭產量將占全國總產量的兩成以上,達10億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