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侖,北祁連,八百里瀚海無人煙”的柴達木盆地,青海油田鉆井公司3000名高原鉆井人發揮具有高原特色的鉆井、鉆井液、水平井、固井等技術的集成威力,正在把年進尺推向45萬米的新高度。
復合鉆井技術讓老油田展新顏
青海油田鉆井公司今年緊緊圍繞青海油田建設高原千萬噸級大型油氣田的目標,加快攻克制約鉆井速度的特色工藝技術,持續推廣復合鉆井、鉆頭優選、綜合堵漏等技術,使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明顯提升。
3001鉆井隊成功利用復合鉆井技術5天完鉆尕斯庫勒油區設計井深1740米的躍2431井。根據油砂山大逆斷層地層傾度大,防斜、防漏難度高的實際,承鉆井隊采用高轉速長壽命井下動力鉆具,配以PDC鉆頭及井眼軌跡控制隨鉆跟蹤監測技術,保證了井眼穩定性和攜巖能力,滿足了“一趟鉆”要求。二開后,一次性成功鉆完剩余的1640米,一舉改寫了“一月一口井”的歷史。
6055鉆井隊承鉆的躍7-371井,設計井深3585米,所處構造也屬油砂山大逆斷層,山前構造帶高地應力、高陡構造特征明顯、地層傾度大,防斜、防漏難度高,地層中部縮徑易造成卡鉆,下部底層構造更為復雜,極易發生井漏、井塌。該隊堅持依靠技術集成提速,始終盯緊防卡、防斜、防漏等關鍵環節,應用螺桿加PDC復合鉆井等技術,全井平均機械鉆速達到10.06米/小時。原計劃工期94天,但該隊僅用32天就提前兩個月完鉆,創造了尕斯E31構造上的鉆井新紀錄。
6055鉆井隊在烏南油田烏26井3700~4600米井段,完全依靠自有設備和技術力量,首次應用欠平衡技術順利鉆進900米,在青海油田超深探井施工中實現了全新的突破。
特色鉆井液讓鉆頭暢行無阻
多年來,青海鉆井公司致力于高原特色鉆井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尤其在水平井施工中根據不同地層對鉆井液的潤滑、流變和攜巖等性能需求,不斷研發適用的鉆井液體系,為水平井、大斜度井等特殊工藝鉆井的鉆探奠定了堅實基礎。
40668隊承鉆的躍940井,就采用了新型油基泥漿體系。與普通水基泥漿相比,油基泥漿由于具備零濾失的特點,不會對油氣層造成污染,大大提升了保護和解放油氣層的能力,鉆速明顯提高。該井僅用了不到6天時間就優質完鉆,全井平均機械鉆速34.24米/小時,比去年該隊用油基泥漿在相鄰的躍964井創造的平均機械鉆速提高了88.23%。
40668隊隨后在躍新55井施工中繼續發揮油基泥漿威力,以13小時的純鉆時間完成進尺1050米,創造了高原鉆井52年來單隊日進尺最高紀錄,并創下最高平均機械鉆速88.46米/小時的紀錄。
面對今年大規模開發臺南氣田的迫切需求,為安全、快速、低成本地完成鉆井任務,青海鉆井公司自主研發的水平井鉆井液首先在盆地東部南翼山南101井投用。該鉆井液潤滑性能優于其他水基鉆井液,甚至相近油基鉆井液。在現有機械設備條件下無需改變水力參數和鉆具結構,在不影響鉆井液應有的攜屑、懸浮、穩定井壁性能的條件下,能提高平均機械鉆速10%,減少復雜時間10%,大大縮短了鉆井周期。
水平井技術破解世界級難題
水平井對于改變高原油田“井多產少”到“井少產高”具有深遠意義。
30600隊承鉆的馬北油田今年第一口水平井馬H6-6井,水平段進尺235米,油層鉆遇率達到100%,投產后平均日產為鄰近直井的2~3倍。
臺南氣田位于第四系不成巖構造上,地層膠結性差、泥質含量高、水敏性極強、遇水極易成泥,鉆探風險相當大。40667鉆井隊承鉆的臺H5-1井,位于臺南構造高部位,創造了超長水平段1009米等5項業內紀錄,填補了國內第四系構造水平氣井鉆探的空白。該井試氣后日產量50萬立方米,是相鄰直井的7倍以上,實現了“單井高產、效益開發”目標。
為確保水平井順利鉆進,保證鉆遇率,公司為所有水平井配備了先進的隨鉆跟蹤MWD和LWD儀器。今年青海鉆井公司已經在尕斯淺層、油砂山、烏南、七個泉、紅柳泉、南翼山、澀北、馬北、躍東、躍西等多個油田,成功鉆探水平井10口,挺起了高原油氣穩步上產的脊梁。
青海油田鉆井公司25支高原鉆井隊,今年有20支井隊上了1萬米,6支隊伍突破2萬米,進尺最高的32892鉆井隊接近4萬米。這是自1959年以來,高原鉆井創造的最好水平。巍巍昆侖作證,敢于超越自我的高原鉆井人,正在以技術集成書寫著高原鉆井新風采。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