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集團昨日公告稱,旗下大連石化已完成了歷時3年的改造,其煉油加工能力已達到年產2050萬噸,比原有能力提高了95%以上。大連石化也由此成為國內最大的煉油基地。
中石油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大連石化的改造主要提高了對高含硫量的原油(原油質量較差的原油)的加工能力,這也是應對國際油價維持高位的舉措。“改造后由原來只能加工低硫原油變為每年可加工含硫原油1600萬噸。”他還向記者透露,大連石化已從8月份開始加工科威特的高含硫原油,計劃每天加工量為1萬噸。
據了解,大連石化此次改造總投資達107億元人民幣,產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主要供應國內市場。除了中石油大連石化煉廠外,大連還有中石油與法國道達爾的合資煉廠,以及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年煉油產量也達到1000萬噸。
“目前還沒有消息表明大連石化的產品主要是供應北京或是別的明確指定的市場,但大連石化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口運送到南方。”上述中石油人士表示,大連石化的改造完成將有利于保證國內成品油緊張時期的供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