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3日,四川省科技廳組織鑒定專家委員會,對西南油氣田公司“固定式井下節流技術研究及應用”、“四川前陸盆地油氣富集規律與勘探目標優選”等四個科技項目進行審查評議,認為其成果分別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鑒定。
“固定式井下節流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針對高壓、大產量、產水氣井對井下節流器的需要,系統研究氣井特定條件下的節流理論、設計方法,優化井下節流器的設計及結構,達到明顯的節能降耗目的。3年來,新型井下節流器成功應用108井次,降低了地面投資,實現了單井無人值守,實現了氣藏的規模效益開發。
“四川前陸盆地油氣富集規律與勘探目標優選”項目,總結出適用于四川多造山帶控制的復合型前陸盆地的構造建模技術,指導山前構造帶地震資料處理解釋,提高了沖斷帶構造解釋的精度。運用這項技術優選出4個油氣勘探區塊及2個具體勘探目標,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磨溪氣田雷一1氣藏修井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形成的以玻璃鋼完井管柱、開窗側鉆、暫堵功能修井液體系為主的修井配套技術,在磨溪氣田雷一1氣藏推廣應用67井次,獲得明顯增產效果。
“川中—川南過渡帶上三疊統儲層預測及烴類檢測技術研究”對須家河組薄儲層預測研究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應用這一項目研究成果,建議布井24口,完井測試23口,獲工業氣井15口,效果顯著。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