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隨著鉆桿漏磁無損檢測自動作業線在陜西靖邊的正式投運,川慶鉆探長慶管具公司對油氣井使用井控設備和鉆桿的健康維護,已進入從“體檢”到“就醫”的一體化管理。
記者在新投運的鉆桿漏磁無損檢測自動作業線現場看到,一根根鉆桿通過“體檢中心”后,分別“聽話”地走到了待修、合格、報廢3個不同區域。長慶管具公司經理李功玉介紹說,鉆桿漏磁無損檢測自動線的投運,將徹底解決長期以來鉆桿質量人工探傷檢驗精確度不高、效率低的弊端。
在此前的5月份,長慶管具公司還在隴東與長慶油田合作建成了井控設備維修“醫院”。這所“醫院”的建成,解決了長期以來隴東區域鉆井隊使用的井控設備,要全部依靠車輛長途運到寧夏銀川長慶河東工業園進行檢修的狀況,每年僅往返銀川至隴東的井控設備運輸費用就高達幾十萬元,有時還會造成鉆井生產的延誤。
面對長慶油田史無前例的發展大場面,長慶管具公司著眼于優質、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務理念,向改革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全力保證長慶油田5000萬噸油氣當量目標的實現。鉆桿漏磁無損檢測系統的利用,標志著這個公司鉆桿檢驗由過去的目視、手工磁粉和超聲波檢測升級為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檢測,具有檢測能力強、靈敏度高、可記錄等優點。
鉆桿漏磁無損檢測自動線的投運后,日檢測鉆桿能力達到200根以上,檢驗效率是人工的5倍以上。井控維修“醫院”的投運,不但降低了井控設備的維修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同時為長慶油田2009年實現3000萬噸油氣當量提供強有力的井控安全保障。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