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前8月汽柴油出口均價與當期國際國內出廠價同一水平
盡管中石化已就成品油賤賣問題做出澄清,但近日公眾及媒體的質疑聲仍不絕于耳。昨日中石化董秘局主任、新聞發言人黃文生在鎮海煉化的一次活動中再次澄清,媒體報道后,中石化對企業出口成品油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與核實,結論是中石化出口汽柴油價格與國內價格以及同期國際市場價格沒有差距,不存在賤賣問題。
出口均價與國際市場相當
此前有網友根據海關總署數據稱,1-8月出口成品油1496萬噸,出口額66.5億美元,均價444.2美元每噸,折合計算成品油出口平均每升2.4元,遠低于同期國內成品油價格5.5元每升。此后中石化曾解釋網友的計算方法不科學,兩者價格無法相提并論。
黃文生昨日表示,中石化今年1-8月份汽柴油出口的均價為66.37美元每桶,與當期的國際成品油和國內出廠價是一個水平,不存在賤賣的問題。根據相關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新加坡市場汽油價格為64美元每桶,而柴油價格為66美元每桶,略低于66.37美元每桶的汽柴油出口價。“中石化出口汽柴油的價格應該是根據新加坡市場價格來定的,再加上運費價格是相當的?!毕嚓P人士表示。
廖凱舜說,由于國內企業在國際成品油市場沒有定價權和發言權,因此出口成品油必須根據國際市場價格,亞洲最主要的成品油市場就是新加坡市場,因此成品油出口價也是依據新加坡市場。“新加坡的價格由國際市場決定,而國內市場價格是發改委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兩者價格不可能完全一致。”
柴油國內難以消化
中石化此前曾解釋出口成品油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來料加工”。此后也有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原油進口的三大來源地分別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伊朗,但海關統計顯示,成品油的主要出口地卻為東盟、中國香港地區和巴拿馬,“來料加工”說缺乏依據。黃文生表示,原油進口地與成品油出口地不同是“來料加工”國際貿易上的慣例,例如一個客戶從沙特購買了原油給中石化加工,但要求加工后將成品油投放到香港市場。
黃文生還表示,今年政府鼓勵汽車消費帶動了汽油消費增加,同比漲約為6%,而柴油消費則呈下滑趨勢。目前中石化煉油廠裝置的柴汽比為2.2∶1,也即生產1噸汽油就生產2噸柴油,柴油在國內難以消化,因此必須借助于出口消耗國內柴油。
■ 相關新聞
油品升級 油價面臨再上調
十余省份汽油升級國Ⅲ;分析稱每升增加0.2元。
記者昨日從中石化獲悉,中石化將在年內實現十多個省市的汽油油品升級換代,將目前國Ⅱ排放標準的汽油升級到國Ⅲ標準。有分析人士稱,油品升級將帶來煉油成本,此前北京、上海油品升級換代時均上調了價格,這也意味著年內國內大部分地區油價可能再度面臨上調。
中石化方面表示,此次油品升級的包括了浙江、廣東、江蘇、福建、河南、安徽、海南、天津、云南、貴州、廣西等十多個省份。目前這些省市的油品正處于置換之中,最快年內就可實現,而油品升級后,汽油中的硫含量將有所減少,將大量減少空氣中的硫排放量。
北京在奧運前夕由國Ⅲ標準升至了國Ⅳ,而上海也在11月1日將油品品號由國Ⅱ直接升級到了國Ⅳ。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噸漲幅達到480元/噸,折合93號汽油價格的漲幅約每升0.36元,而上海由于實行國Ⅳ標準,93號汽油每升漲幅高達0.71元。
相關人士表示,油品升級后,油價上調無法避免,但上調的幅度應該不會很大。油品品號每升一級,每噸的差價約為200元,即每升增加0.2元左右。
今年頒布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已明確指出“2009年我國車用汽油全部達到國Ⅲ標準。2010年車用柴油全部達到國Ⅲ標準?!绷蝿P舜表示,“不僅是中石化,中石油轄區內的多個省市也逐步推行汽油的國Ⅲ標準,有望于明年初推行。大部分地區的油價都可能隨之再度上調。”(記者鐘晶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