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由大慶鉆探鉆井六公司C12652鉆井隊承鉆的吉林油田扶余城區12號平臺32口平臺井順利完鉆。由此,我國淺油層最大陸基平臺井在吉林探區誕生。
這次鉆井井位設計高度集中——在4200平方米狹小區域內要打32口井。而這32口井最深的才1174米,最淺的只有520米。
為有效開發地下油氣資源,大慶鉆探鉆井六公司采用水平井和大斜度定向井鉆井技術,并將32口井設計成直井1口、大斜度定向井8口、水平井23口,分布成四排,橫排間距10米,同一排井間距只有5米。由于32口新井周圍遍布“老井”,為防止井與井之間發生“碰撞”,提高井身質量,鉆井六公司優化調整鉆進“軌跡”,選擇適宜鉆頭,嚴格安全操作規程,較好地控制了定向鉆進與復合鉆進的比例,保證了井眼的“圓滑”。鉆井六公司還推廣應用了隨鉆承壓、井壁穩定、抗油氣污染等多項成熟的鉆井液工藝技術,有效解決了井眼上部地層“縮徑”、地層壓力不均衡等難題,確保了每口井順利施工。
12號平臺32口井2008年11月組織施工,歷時14個月,進尺2.6907萬米,井身質量合格率、固井優質率達到100%。目前,已順利投產3口。
大慶鉆探鉆井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平臺井的順利完鉆,是吉林油田提高單井產量、實施老油田二次開發的重要手段。
資源過剩致供需失衡 進口石油焦“價格倒掛”
5月17日,據易貿資訊旗下息旺能源統計顯示,截止上周末,中石化、中石油齊下調石油焦出廠價格100-200元/噸不等,帶動地方煉廠價格下跌,市場迎來近一周第二波集中降價高潮。
5月上旬,國內煉廠開工已至最高峰,主營廠家焦化開工率在95%左右,地煉也達74.5%左右。資源增量已經形成較大庫存,價格終于大規模下滑,截至5月13日,國產低硫焦1700-1870元/噸,高硫焦1550-1610元/噸,并且主要供應商后期還有繼續拉低的意向。
進口石油焦方面,自4月后高硫到岸成本就已升至155-160美元/噸,低硫約200美元/噸,加上稅費后分別為人民幣約1400元/噸和1800元/噸,成本已經逼近當前的市場售價,如果國產價格繼續下滑,進口成本即將倒掛。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跌價受到打壓最明顯的就是進口貨,“下游存在等待心理,進口貨除非做虧拋售,否則可能要等到國內的庫存先降下來后,才能大量出貨。” 息旺能源認為,自第二季度始,國內石油焦基本面已經轉向供過于求,成品油漲價后,煉廠開工大幅增加,國產焦尤其是山東、華東地區中高硫焦資源顯著增多。而進口石油焦方面,4-6月度進口量不降反升均在30萬噸/月,不僅沒有為國產的增加量讓出空間,反而加劇了對于下游需求的爭奪。同時,1-2月由于價格較低,進口焦尚有30-40%被煤炭用戶消耗,但4月以后即使是最低位的價格也突破煤炭替代的限價,“焦代煤”下游基本撤出進口焦消費,也使得進口焦喪失了潛在的支撐力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