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似簡單的生產安全事故,讓世界石油巨頭BP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一個長期標榜“綠色”文化的公司頓然失去以往的一切光環(huán),真可謂“一丑遮百優(yōu)”。
墨西哥灣石油泄露事件發(fā)生以來,BP公司招致美國民眾、政府一片譴責和謾罵,公眾形象一落千丈,面臨著可能的巨額索賠,甚至會讓公司破產,進而被不斷傳出被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石油公司收購傳聞,這是事件發(fā)生前不可想象的事情。
最近,BP公司承受著巨大壓力,政治家批評和公眾謾罵,再加上市場惡性反應,股票暴跌,資產急劇縮水,現金流可能遇到麻煩。
在此背景下,關于BP公司可能成為被收購目標的臆測不斷升溫和炒作,傳說公司已聘請投資銀行高盛作顧問,尋找對策以避免被惡意收購。更有甚者,傳說渣打銀行已出具一份報告大膽預測,中石油能以30%的溢價收購BP公司。
其實國際并購非常復雜,BP公司現實境況也面臨十分復雜的法律關系,將來如何賠償和賠償規(guī)模大小都是難以預料的,因此其它有意收購資產的石油公司不得不面臨巨大的商業(yè)風險。
假如中國石油公司能夠收購B P,那么世界石油市場格局將發(fā)生重大改變,中國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場中將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國石油公司如有此意愿是非常正常的。
由此意愿符合國內大石油公司由國內向國際發(fā)展的戰(zhàn)略,另一方面中國石油公司早已躋身全世界大石油公司的行列,擁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海外經驗。
但是目前收購還存在幾方面問題,其一,BP公司是否真的已經達到破產重組的局面,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其二,即使BP公司確實要破產倒閉了,西方的大石油公司同樣具有收購的機會。艾克森美孚、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雪佛龍和法國道達爾等石油巨頭都可能具有足夠的財務實力采取收購行動。
另外,中國石油公司收購BP公司,還將面臨兩方面風險,一方面是商業(yè)風險,假如收購成功,BP本身的資產價值及其負債都將隨之轉移。但是這一風險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風險是政治風險,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大石油公司,如果想要收購西方老牌巨無霸一般的石油公司,這一舉措本身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會讓人們產生很多的聯(lián)想。
大的國際收購都要經過政府審批,西方政府會經過各種權衡,批或不批是政府的權力。與中國石油公司相比,西方的石油公司參與收購僅面臨商業(yè)風險,困難要小得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fā)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