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CPI是否采用新舊權重,既然是低于5%,油價就具備了上漲的外部條件,漲價已成定局。”一位權威分析人士15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5日公布的CPI進一步提高了各界對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漲預期,據預測,此次每噸價格上調幅度將在350-400元。
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居民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9%,低于此前的市場預期。這一數據為此前一直在通脹壓力之下無法調整的成品油價格提供了上漲空間。
在國際油價方面,受埃及政局動亂的持續影響,上周國際油價一直在90美元/桶上方徘徊,紐約油價突破92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甚至觸及103.37美元/桶的高點,創下自2008年9月底以來的最高紀錄。更有分析人士指出,進入2011年,油價在2010年相對于其他大宗商品的表現很可能迎來一輪補漲,且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持續增長也會成為推動油價新的上行因素。據卓創資訊昨日發布的統計數據,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考的三地油價變化率已經達到11.23%,調價壓力明顯。
國家發改委上次上調成品油價格是2010年12月22日。根據我國現行的“22+4%”的成品油調價機制,此次調價窗口在今年1月下旬就已經打開,當時三地變化率就已超過了8%。1月底,甚至有媒體和機構預測,在國際油價的高壓之下,國家發改委有可能在春節前調整價格。然而,鑒于春節期間的價格壓力,調價最終沒有成行。
春節長假剛剛結束,大部分城市成品油批發價格已經有所上漲。分析師廖凱舜介紹,雖然目前成品油零售商和三大主營公司都有較好的利潤,但國家發改委面對節能減排和減少能源消耗的大背景,不太可能再大幅擠壓行業利潤,價格市場化將是今年的一個大趨勢,所以價格上調已經成為必然。
首席油品分析師劉峰認為,此次調價周期雖然并不算長,但是已經超過11%的三地變化率加上原油價格基數較大,使得國內成品油實際可調整幅度也較大,據測算,如果完全按照市場化的理論值調整,此次調價幅度可能在每噸500元以上。但國家發改委肯定會考慮到當前農耕季節的需求,壓低調價幅度,預計實際調價可能在350-400元。換算為93號汽油,約每升上漲0.3元。
關于調價時間,劉峰認為,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調整幾乎已成定數,但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成了繼春節之后的另一個調價阻力。一般全國“兩會”前,考慮到種種因素,各類價格都鮮有調整先例。所以,此次調價或者在近一兩天,或者被再次擱置于全國“兩會”之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