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我國石化產業產品銷售收入大約為10958.7億元,同比增長30.5%,環比增長18.3%;利潤總額大約為1262.3億元,同比上升19%,環比增長33.4%。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指出,受下游需求比較旺盛和產品價格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石化產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有所增長。但是現在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水平相對比較滯后,相關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強,而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的趨勢明顯,預計未來我國石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還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現在我國雖然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化工生產國,但是由于我國石化產業仍然存在結構性矛盾突出、高端產品較少、落后產能比重大、產業集約化水平低、節能減排任務重、大部分產品產能過剩嚴重等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石化產業仍然大而不強。
周修杰指出,由于我國石化產業的相關企業成本控制能力較弱,而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且當前國際原油價格震蕩走高,這將使得我國石化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加大相關企業的成本壓力。據相關數據顯示,4月21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123.99美元/桶,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為112.29美元/桶。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近年來我國石化領域的國際貿易摩擦頻繁,也會對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造成影響。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79-2008年,全球對華發起的115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中涉及化工產品的共287起,約占全球對華貿易救濟案件總數的24.8%;而在2009-2010年間,全球對華發起“兩反兩保”案件183起,涉及化工產品的也有28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