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已有20多家民營加油站停業
鄭州市花園口鎮花園口加油站的負責人張先生說:“加油站開了3年,投資200多萬元,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成品油批發價一個勁兒上漲,但國家控制最高零售價,像93號汽油,從中石化批發9700元/噸,拉回來后成本價已經達到7.7元/升,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7.46元/升的零售價。再加上員工工資、稅金、租金,每個月都要賠六七萬元,這生意實在是沒法干了。”
面臨同樣困境的民營加油站不在少數。“可以說,幾乎每家民營加油站現在都不賺錢,甚至賠錢,有的已經支撐不下去了。”鄭州金亮石化公司總裁韓清亮說。
韓清亮說,因為批不來油,目前鄭州起碼有20多家民營加油站已經停止營業了,“至于什么時候能恢復營業,誰也說不了”。
韓清亮表示:“我們雖然沒有關門,但現在每天都是一分錢不賺,在勉強度日。鄭州民營加油站的數量也在逐年下降。”
▲▲兩大巨頭限供背后另有玄機?
一些民營加油站的負責人認為,民營加油站被迫停業,除了油品批發價太高,讓他們無利可圖之外,一個更關鍵的原因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實行限供。“批發價那么高,也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張先生介紹,自4月7日成品油漲價后,供應就緊張起來,“和我們有長期合作關系的中石化方面說,因為上次成品油調價他們預期是每噸漲1000元,最后只漲了500元,因此他們供應不積極”。
另一家民營加油站的負責人介紹,4月7日之前,中石化、中石油已經開始對民營加油站限制供油了,要買也可以,一是提價,二是不開發票。“當時國家規定93號汽油的批發價是9080元/噸,但他們賣出的價格是9300元/噸。就這還是熟人才能買到,關系不好的一律不供應。”這位負責人說。“現在,他們兩家所屬的煉油廠生產出來的成品油囤積在倉庫里不對外銷售。為此,鄭州市一些大的民營加油站都到山東、陜西一些地方煉油廠去進貨。”韓清亮介紹,但現在那些地方煉油廠也提高了出廠價,“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漲得讓人受不了,我們現在每噸油的毛利潤只有100元,除了開支一分錢不賺。”
在他看來,兩家公司之所以對民營加油站限制供應,除了雙方是競爭對手外,也是為繼續漲價尋找理由。“從北京傳來的消息稱,5月9日成品油調價窗口又要打開,估計最近還要漲價。”韓清亮說。
▲▲中間商囤貨待漲情緒升溫
韓清亮說,從他20多年的從業經歷來看,雖然國際油價上漲給國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巨頭因為自己控制有油田,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消化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而地方煉油廠的批發價不受國家控制,所受影響也不大。
實際上,油價上漲對民營加油站的傷害最大。“因為零售價由國家控制,批發環節稍微一漲價大家就受不了,何況是大幅度漲價,現在大家都是能維持下去就不關門,實在維持不下去了也沒有辦法。”韓清亮說。
2008年的油荒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嚴重的時候,連公交車加油都得排隊。那么,這一幕今年會重現嗎?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朱春凱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地都出現了成品油“批零同價”的情況,這意味著成品油批發價和零售價持平,民營加油站的利潤幾乎被擠壓為零,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批零倒掛”的現象,“囤油對幾大石油巨頭是有利的,在缺油的輿論壓力下,會加快油價上漲的速度”。
朱春凱表示,目前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在油價持續上漲預期加大的情況下,中間商囤貨待漲的情緒升溫。韓清亮認為,對于油荒是否會出現,關鍵要看國家的政策,“如果國家一次性將油價調整到位,油荒就不會來,但如果調整幅度過低,油荒將會迎面而來”。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