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負責人8日說,最近一段時期,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但暫時沒有達到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邊界條件。如果今后國際油價持續在目前價位波動或繼續回落,國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平均價格跌幅達到4%的邊界條件,國家將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這位負責人在采訪時說,前期國際油價上漲至每桶120美元時,為考慮到下游行業承受能力和物價總水平上漲的壓力,國內成品油價格未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相應提高。有關石油企業按照上游補下游的利益調節機制,原油價格上漲因素在企業內部消化。
近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由于美國債務危機久拖不決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加之市場擔憂歐美經濟二次探底,近幾日國際油價連續下跌。8月4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時點價格分別跌至每桶86.8美元和107.3美元。
對此,這位負責人說,如果單純從時點價格比較,國際市場油價從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確實超過了4%,“但從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看,時點價格的短期下跌對平均價格影響有限。目前調價參考的三種原油平均價格仍高于4月7日國內成品油調價時價格水平,國內成品油價格暫不具備下調條件” 。
這位負責人表示,4月7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至今,國際市場油價總體呈現高位震蕩態勢。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漲至每桶110美元和120美元以上的高點。三種原油平均價達到每桶120美元,遠遠超過了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的4%調價邊界條件。但考慮到下游行業承受能力和物價總水平上漲的壓力,國內成品油價格未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相應提高。
在談到近期國內部分地區成品油市場批發價格回落的問題時,這位負責人還指出,這是國家調控以及市場供求狀況的正常反映:5月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水平有所回落,加之7月1日國家下調了成品油包括燃料油進口關稅,地方煉廠原料油采購成本降低,加工負荷呈上升態勢,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緊張的矛盾有所緩解。因此,在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的地區批發價格出現了回落。
“應當講,這是符合成品油價格改革初衷和現行價格機制規定的。2008年年底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時將汽、柴油零售價格和批發價格政策改為實行最高價格管理,就是為了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鼓勵經營者之間開展價格競爭,更多地讓利于消費者。”這位負責人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