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原本寄望于通過從BP手中收購阿根廷油氣資產泛美能源來穩固其在拉美石油市場剛剛確定的地位,卻最終失敗。
11月6日,中海油公告稱,已經接到合資公司布里達斯的通知,后者已經于前一天向BP發出了一封終止建議收購的信函。
中海油首席執行官楊華稱,由于交易的某些先決條件未能按預期被滿足,布里達斯選擇終止交易。中海油投資者關系部經理丁健春告訴本報,先決條件之一便是政府的審批。
接近中海油的人士透露,在中海油內部,早已預知此次交易不會成功。“BP在收購的后期顯然放慢了腳步,它實際上并不希望此次收購能夠成功。”該人士稱。
交易失敗
2010年11月28日,中海油與BP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決定由合資公司布里達斯(Bridas)收購泛美能源60%的股權,交易價格約為70.6億美元。
中海油與阿根廷布里達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各持有布里達斯50%股權。2010年3月,中海油斥資31億美元從前者手中收購了布里達斯50%股權。
布里達斯持有泛美能源40%的股權,另外60%股權為BP所有。中海油希望通過布里達斯收購BP所持股份從而間接擁有這家阿根廷第二大油氣產商50%股權。
上述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稱,在交易初步達成不久,中海油就派了高管前往阿根廷。但此次交易談判的主體是布里達斯。在實際交涉過程中,中海油始終未能參與其中。
11月1日是完成收購泛美能源的最后時限。根據合約,在這個時間點之前,買賣雙方必須完成所有相關手續,否則協議就將作廢。
5天后,布里達斯決定終止收購。布里達斯在公告中稱,之所以決定終止談判,一方面是出于“法律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英國石油公司在交易中的一些做法”。
布里達斯發言人說,BP在交易和簽字過程中存在疑問,這使交易面臨法律障礙。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稱,實際上,就是BP不再想完成此次交易,故意“挑刺”拖延時間。
BP則在聲明中稱,“在交易關閉前,我們的進程就已經被屢次拖延,布里達斯此前一直沒有獲得阿根廷反壟斷部門和中國監管層的批復。按照條款,應該由布里達斯負責獲得有關監管部門的批準。”
由于布里達斯決定終止交易,BP將不再與其就本次交易進行討論。交易失敗后,BP將償還布里達斯此前支付的35.3億美元定金,并另外向布里達斯支付7億美元作為補償。
事實上,中海油早已經預感到交易可能失敗。中海油10月25日公告稱,截至2011年10月25日,建議收購事項完成的先決條件中涉及的若干監管批準尚未取得。
油價魔咒
中海油一位內部人士則透露,在中海油內部,對此次交易失敗并不感到奇怪。該人士稱,BP不想賣,就是因為現在的國際油價跟當初的油價相比,已經高出了很多。
“失敗很正常啊,BP不想賣了,那有什么辦法?”該人士說,“交易失敗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油價。”
2010年10月28日簽署購買協議當天,布倫特和WTI的原油價格分別為83.59美元/桶和82.18美元/桶;截止到2011年11月10日,布倫特和WTI的油價分別上漲了30.12美元和15.6美元。
BP首席執行官Bob Dudley稱,泛美能源并非BP極渴望出售的資產,而出售協議訂立之時的油價要比現在低很多。BP仍然希望完成交易,即使不能夠完成也不要緊。
按照總價70.6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測算,收購泛美能源的價格僅為9.1美元/桶油當量,低于中海油收購布里達斯從而間接擁有泛美能源20%股份時的10.6美元/桶油當量,更低于亞洲油氣勘探開發上市公司儲量估價的中值15.6美元/桶油當量。
“如今的國際油價讓BP有了十足的底氣。要想繼續,就必須花更多的錢。否則,即便自己運營,收益也會比出售劃算。”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強說。
去年4月20日,BP在墨西哥灣的一處海上鉆井平臺發生火災,導致11名工人喪生,價值3.65億美元的鉆井平臺沉入海底,并引發海底石油泄漏。
此次漏油事件使BP在之后的日子里焦頭爛額。BP為此面臨高額賠償,不得不設立了金額高達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
這迫使BP通過出售資產來籌措資金。其中,BP位于南美的油氣資產被列入出售范圍內,而泛美能源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BP的財務狀況也開始好轉。相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BP持有現金18億美元。
“上岸”難題
此前,中海油通過購入布里達斯50%股權,成功登陸南美油氣市場。若成功收購泛美能源,將鞏固中海油在南美油氣市場的地位。
不過,此次收購失敗,也是中海油在實行海外“上岸”戰略過程中步履維艱的一個縮影。
自成立以來,中海油一直立足于海洋石油的勘探開發,但海洋石油的開發成本更高、風險更大,這也是一直制約中海油發展的重要障礙。
中海油一直希望能夠“上岸”,但在國內,油氣資源基本上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壟斷,這迫使中海油不得不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曲線“上岸”。
若收購泛美能源成功,中海油將間接持有該公司50%股權。泛美能源目前是阿根廷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于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控股的YPF公司。
從2001年至2010年,泛美能源的油氣產量增加了70%,在阿根廷油氣市場上的份額則從9%增加到18%。
泛美能源的油氣資產主要位于阿根廷國內及玻利維亞。泛美能源擁有23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區塊,其中13個在阿根廷,10個在玻利維亞。
此外,泛美能源還擁有15個勘探區塊的利益。這些區塊分別位于四個油氣盆地,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該公司還擁有完整的油氣產業鏈,包括管道、油碼頭以及發電等。
若此次收購成功,中海油的探明儲量將達到30.89億桶油當量,增幅達到16%;平均日產量將接近70萬桶油當量,增幅約11%。
“在海外并購方面,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涉及到在當地的關系網以及海外并購的經驗等問題。”林柏強說,“中石油、中石油旗下子公司由于長期在海外承建工程,在當地拉起了一張"關系網",能夠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而中海油則缺乏這方面的經驗。”
獲悉,在此次收購過程中,中海油始終未參與具體談判,而是由合資公司布里達斯全權負責。這也被認為是中海油收購失敗的一個因素。
在海外并購方面,中石油的優勢最大,中石化則次之,中海油排在最后。“往往越好的資源,成功的概率越低,對公司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越高。”林柏強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