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環境質量保護情況,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國Ⅴ油品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前實施機動車國Ⅴ排放標準。業內人士預計,國Ⅴ標準的推廣將會復制京Ⅴ模式,對硫、重金屬等雜質的排放限值進行修改。
“城市中的汽車尾氣污染確實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吳曉青坦承,在城市化進程過程中,汽車的快速發展給城市環境帶來壓力。
中國知名建筑學和城市規劃專家、兩院院士周干峙提供的數據顯示,近20年,內地民用汽車年平均增長率為13.3%,私人汽車年平均增長率高達23.7%,2010年汽車產銷量超過1800萬輛。周干峙指出,伴隨汽車總量的發展,大城市遇到嚴重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
盡管6月5日國家環保部并未詳細透露國Ⅴ標準的具體細則,但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預計,國Ⅴ標準的推廣可能會和京Ⅴ標準類似,要求油品中硫以及重金屬等雜質含量有所減少。
如賈新光所述,自今年5月31日開始實施的京Ⅴ標準就降低了硫雜質的排放限值。與京Ⅳ油品標準相比,將硫含量指標限值由50mg/kg降低為10mg/kg,錳含量指標限值由0.006g/L降低為0.002g/L.
盡管國Ⅴ標準的實施會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但賈新光預計,該項標準的推廣將會提高車企經營成本。“標準實施后,供油系統標準將會更新,而車企也需要對車輛安裝監測系統,對燃料油排放標準進行監測,由此,技術要求的提高將會相應增加車企的運營成本。”他表示。
除將推廣國V油品標準,吳曉青介紹,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
此外,“十二五”將要開征的環保稅終于有了最新進展。吳曉青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財政部和環保部、國稅總局正在國家有關政策文件基礎上,著手研究起草環境保護稅法的草案。
“環境稅作為環境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用經濟手段調控企業環境行為,使企業為排污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害承擔相應成本。”吳曉青表示。
針對北京、上海等地區外國駐華使領館在我國開展空氣質量監測并公開對外發布數據,吳曉青也回應表示,希望個別駐華使領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外交人員有義務尊重接受國法律法規,不能干涉接受國內政。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使領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違反了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吳曉青表示,從技術上講,個別駐華使領館用一個點位的監測數據對一個區域的空氣質量進行評價,也是不科學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