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拓展中下游市場并非難事,但對于整個天然氣行業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雖然中石油集團的天然氣上游進口業務虧損巨大,但其在天然氣中下游的產業布局已經逐漸開始承擔起賺錢的“重任”。
昆侖能源和昆侖燃氣是中石油發展中下游業務的主要途徑。
作為中石油集團天然氣中下游業務唯一的上市平臺,昆侖能源4月9日發布的去年業績報告顯示,受益于天然氣銷售的快速增長,該公司當年獲得收入達329.53億港元,同比增長27.16%,凈利潤為65.18億港元,同比增長15.96%.
昆侖能源的前身中石油(香港)主要從事油氣田勘探開發業務,2008年股權重組后,其被中石油集團定位為天然氣中下游業務上市平臺,目前該公司的天然氣業務收入貢獻比例超過油氣田勘探開發業務。
昆侖能源的其他天然氣業務也有較快增長。去年,其天然氣管輸量為238.3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66%;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方面,其江蘇和大連接收站去年共接收385萬噸LNG;此外,該公司去年共開建LNG加工廠14座,收購1座,截至去年年底,其投運的LNG加工廠增至7座,總生產能力達到453萬立方米/日,未來還將成為國內陸上最大的LNG生產以及供應商。去年,昆侖能源開發了28000余輛LNG汽車,建成227座LNG加氣站。
中石油著力打造的燃氣銷售平臺——昆侖燃氣公司去年的業績也不俗,液化氣銷量和燃氣總銷量均全國第一,該公司2012年液化氣銷量662萬噸,燃氣總銷量突破150億立方米天然氣當量。
昆侖燃氣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其具體的經營指標沒有完全公開。不過,中石油集團今年年初曾發布消息指出,2008年到2012年,昆侖燃氣公司的天然氣年銷量增長6.9倍,液化氣年銷量增長19倍。目前,昆侖燃氣公司業務分布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不過,中石油在天然氣產業實施上下游一體化的戰略受到了業界較大的質疑。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代表團人大代表劉慶梅等人就提交了《關于天然氣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加強反壟斷工作的建議》,認為近年來國內石油巨頭在天然氣下游開展的并購潮與“新36條”背道而馳,建議政府在天然氣領域打破上下游一體化的壟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