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截至2013年12月31日,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達到134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千萬噸級油氣田地位持續鞏固。其中,油田生產原油243萬噸、天然氣111億立方米、硫黃222萬噸,圓滿完成全年各項油氣生產任務。
從2011年開始,東濮老區、普光氣田、內蒙探區三大油氣生產基地聯動發展,連續三年年產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噸。今年,油田乘勢而上,三大油氣生產基地持續發力,以增加經濟可采儲量,提高儲量替代率、采收率、單井產能為目標,以技術集成配套應用為依托,精細油田開發管理,減緩自然遞減,提升勘探開發效益,推進東濮老區油穩氣升、普光氣田高效運營、內蒙探區增儲上產,實現三大基地聯動發展。
油田按照“立足發現突破,強化預探研究,控制規模儲量”的方針,轉變勘探思路,加強油氣富集規律研究,不斷加強勘探目標的綜合地質評價,在區帶整體評價的基礎上,加強構造演化與沉積研究,結合地震相與儲層預測,精細描述砂體三維空間形態,落實控制石油地質儲量787萬噸,預測天然氣地質儲量163億立方米。油田立足東濮老區油穩氣升這一中心任務,深化油藏經營管理和精細挖潛,本著“注有效水,提有效液,采效益油”的原則,實施注水、措施、產液三個結構調整,改善油田水驅開發效果;以控制自然遞減為目標,不斷深化中滲油藏立體調整治理,持續擴大低滲油藏相控調整規模,強化過程運行,細化注采管理,牢牢把握老油田開發的脈搏;堅持效益開發和精細開發理念,精細研究,精細調整,精細挖潛,推廣應用配套工藝技術,老油田穩產基礎進一步增強。
普光氣田不斷探索高含硫氣田開發規律和管理特點,強化氣藏開發研究和動態監測,實時掌握開發動態特征,結合氣井生產狀況,對18口氣井工作制度進行了優化調整,保障了氣藏壓力均衡下降,最大限度降低了邊底水推進對氣藏開發的影響,調出了氣田開發好狀態。天然氣凈化廠通過優化調整關鍵工藝參數、過程質量等指標,細化產品氣二氧化碳含量等考核評分細則,按月組織競賽評比獎勵,收率提升效果明顯,產品氣收率達到0.87%,比2012年提高了0.49個百分點。普光分公司堅持月度天然氣硫黃產銷計劃例會制度,組織好各單位計劃對接工作,全面掌控完成情況,對影響產量變動的裝置及站場檢維修、批處理等計劃,逐一落實,統籌考慮,做好產銷計劃的合理安排及編報下達工作,提高了計劃的準確性,更好地指導生產平穩運行。
內蒙探區立足增儲上產,促進儲量、產量有序接替,緊緊圍繞油氣勘探開發目標任務,精心組織科研攻關會戰,圍繞查干凹陷烏力吉構造帶、中央構造帶和白音查干凹陷環洼帶、斜坡帶等重點增儲區帶開展了烴源巖、沉積體系、構造演化、分層系評價等一系列深入細致的研究,查干凹陷勘探、提高采收率研究獲得突破,油藏評價研究取得了積極進展。內蒙探區中康油田全年共部署探井6口、開發井34口,發現新層系兩層,在中康17塊落實控制儲量643.55萬噸、探明儲量83萬噸,新建產能2萬噸,為明年增儲上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