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石油開發建設項目現場熱火朝天,機器震耳的轟鳴、采油蝌蚪機不停地運轉、工人們緊張的忙碌著,整個現場一派繁忙、壯觀的景象。
伊通石油開發建設項目從2006年正式立項并勘探開采至今,目前石油開發已經成為了支柱產業。據了解,伊舒盆地石油總儲量5.3億噸,天然氣儲量達900億立方米。已探明在伊通境內可供開采原油總計9470萬噸,其中,可供吉林油田開采7220萬噸,分別由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和利雅得能源公司兩大企業投資開發。吉林油田公司伊通油區2007年正式在該縣大規??碧介_發。截至到今年9月末,已投資60000萬元,打井47口,產油118366噸,產值實現5.1億元,co2集氣站正在試運行。上半年完成稅收6761.7萬元。利雅得能源公司2006年在伊通滿族自治縣正式立項勘探開采,開發面積540平方公里,分布在伊通境內十個鄉鎮,重點涉及靠山、三道、大孤山、莫里、馬安、福寧街道等鄉鎮及街道。截至到今年9月末,已投資1.7775億元,打井20口,產油129249噸,產值實現37767萬元,上半年完成總稅收3152.3萬元。
近年來,隨著石油項目的穩步進行,農村經濟發展迅速,部分農民當上了石油工人。石油開采項目為剩余農村勞動力拓寬了就業渠道,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很多農民搖身一變成為了按月領工資的“石油工人”。
目前,由于石油項目的開發進一步擴大,油區用工量也不斷增加,利雅得能源公司現有職工334人,其中安置本地就業人員210余人,讓生活在油區周邊的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就近就業,解決了一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家住大孤山的李大哥是本地的一名石油工人,經過培訓、考試上崗就業,從只會種地的農民搖身一變成為了石油工人,這讓李大哥心里樂開了花。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我今年(2014年)45歲了,初中畢業便靠種植那一畝三分地為生,以前很羨慕那些每個月能按時領工資的工人,沒想到如今我的夢想還真成真了?!绷硪晃皇凸と送醮蟾缭谂赃呄沧套痰恼f:“自從當上了石油工人后,我們家的生活條件也比以前好多了,除了家里種植的5公頃土地,現在我家每年增加了2萬多元的收入,家里還蓋起了新瓦房,買了小汽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p>
近幾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始終把石油擴能項目牢牢抓在手上,擺上重要位置,與吉林油田、利雅得能源公司全力配合,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加強調度,跟蹤服務,積極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使油區擴能項目進展順利。深知重大項目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了加快石油開發項目的快速穩步發展,2008年,專門成立伊通滿族自治縣石油開發建設服務局。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包保石油企業,形成了齊抓共管的服務體系,他們經常深入到企業進行走訪調研,了解情況,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此外,他們還建立了有壓力的責任制度、有吸引力的獎勵制度和上下左右整體聯動的運作機制,形成狠抓項目、大上項目的濃厚氛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