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記者獲悉,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與青海油田合作鉆探的柴達木盆地第一口氣鉀預探井——氣鉀1井有兩項鉆井技術獲得重大突破,打破了柴達木盆地氣鉀勘探鉆井的技術瓶頸。
氣鉀1井位于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北斜坡鹽湖構造,完鉆井深3500米。在氣鉀1井鉆井過程中,針對第四系未成巖地層異常松散、PVC襯管保型取芯單趟進尺少及長井段封固固井質量難以保證的技術難題,青海油田與承鉆單位一起,通過現場實踐,研究改造發明了新式取芯工具,平均單筒取芯進尺達到10米以上,既保證了取芯收獲率,又減少了起下鉆次數和時間,創造了柴達木盆地取芯井段最長、次數最多,松散地層取芯收獲率最高的新紀錄;研發了具有混拌震動功效、能使水泥漿在井底得到二次充分攪拌和充分水化的CTG固井新工具,有效地解決了下套管連續灌泥漿和長井段封固的技術瓶頸,完井套管固井封固井段長達3500米,固井質量全井段優質,創造柴達木盆地一次性固井封固井段最長的新紀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