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兩會時,又到了一個凝聚神州上下期盼與希望的新起點。對于百萬石油人來說,剛剛走過極不平凡的2014年,2015年又將面臨低油價等嚴峻挑戰。今年兩會的召開,為石油人帶來期盼與信心。那么,石油人關注哪些熱點話題?又有什么樣的心聲?
3月1日至4日,記者通過問卷調查,征集到來自油氣田、煉廠、銷售、天然氣與管道、工程技術服務等各領域機關和基層員工的諸多反饋。他們暢談“假如我是代表委員”,熱議焦點議題,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聆聽石油人兩會“心語心愿”的途徑。
盼深化改革利好多
激發發展活力動力
“我為祖國獻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這句廣為流傳的歌詞,道出的是石油人一直以來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自覺責任和擔當。這也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流淌在代代石油人的血液中。
作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加油鼓氣者”,今天的石油人正積極參與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問卷結果顯示,超過92%的受訪者“十分關注”和“關注”兩會,并通過互聯網和電視廣播等渠道主動獲取兩會信息。“國家將繼續出臺哪些領域的改革方案”“國企改革成果和下一步動向”“反腐倡廉的進展和成果”“民生領域改革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有哪些新舉措”等成為石油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職業和崗位角色賦予了石油人關注改革的不同視角。很多石油人更關注國家哪些舉措可以進一步調動石油產業各領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多份調查問卷里,員工在“假如我是代表委員”選項中提出“提案”“議案”,探討能源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真正推動企業運營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探討如何借助市場機制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增強國內大中型企業尤其是資源型企業的運營自主性,將企業效益更多交由市場去調控、篩選。”大慶油田采油三廠第三油礦機關資產崗的一名員工如是建議。“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的一項重點工作。希望國家出臺更多更具體的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推動石油天然氣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一位石油離退休老干部寄語兩會……
盼企業逆風飛揚
深挖潛能出效益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強烈沖擊著石油企業。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低油價對企業效益的影響和企業應對方法”成為關注焦點,90%以上的受訪者選擇了這一選項。
低油價不僅給企業效益發展帶來直接沖擊,而且與每名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過緊日子、苦日子”的緊迫感和壓力顯然已傳遞到基層,石油員工迫切想知道,企業和員工應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在“寒冬”里找到效益源泉。石油人對于企業在低油價下實現質量效益發展寄予殷切期望。
石油員工紛紛對低油價下實現質量效益發展建言獻策。“內部改革要加快相似職能業務部門的合并,強強聯合,減少冗員,提高效率”;“每個企業都要開源節流,降低成本,共同面對油氣‘寒冬’”;“精簡人員配置,降低各項成本,提高整體戰斗力”……許多見解頗具建設性。
不同專業領域的石油員工也從不同角度關注能源動向。油氣田企業員工高度關注放開原油進口權和天然氣價改,煉化企業員工迫切想了解在國家政策方面如何進一步鼓勵并推動油品質量升級,銷售企業員工對成品油消費稅征收環節的話題表現出濃厚興趣,工程技術服務系統員工則對市場變化保持高度敏感……
所有話題中,在大氣污染治理的前提下如何加強安全環保成為共性話題。很多石油人結合自己的工作對這一問題予以思考,提出建議。
大港油田井下作業特車分公司安全員黃浩提出:“要嚴格作業的全程監管,強化廢液和固體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油氣管道泄漏不僅危及所在區域人民的生活安全,而且影響環境質量,希望有更嚴厲的措施來保障生產安全運行”;“對全國煉化企業進行環境污染評估考核,堅決取締安全環保不合格、不達標的煉油廠和化工廠,減少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
一條條誠懇的建議,足以看出員工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那份關切與責任感,以及對石油行業那份沉甸甸的愛。
盼生活幸福有盼頭
看重社會公正認同
作為一個個活躍的社會細胞,石油人已越來越多地融入社會生活,時刻感觸著社會的脈動。他們和所有其他行業人員一樣,扮演著各種社會角色,面臨著環境、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也熱切期盼著此次兩會釋放出民生領域更多利好消息。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石油人較關注大氣污染治理、完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增加居民收入及合理進行收入分配、房價調控、食品安全等議題,可謂“大事小事事事關心”。
“獨生子女很多在外地工作,隨遷父母的醫療問題怎么解決?希望盡快建立健全異地醫保全國聯網或報銷系統”;“現在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多,應該有一套綜合評價機制,讓大學生無論在干部崗還是工人崗都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希望國家加快調控房價,讓我們不再‘望房興嘆’”;“希望國家加大科技領域投入力度,提高科研人員的總體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結果顯示,石油人在期盼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同時,紛紛提出希望搭建起和社會積極對話交流的平臺,從而消除誤解,讓付出的勞動和工作價值得到認可。
“我們常年在一線生產,忍受著很多人無法想象的孤獨。希望大家能了解一線石油工人的工作生活,理解石油工人的辛勞。”大港油田一位采油工如是說。
“在這個信息紛雜的社會,石油行業一線員工的待遇已被夸大。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真實情況,建議加強網絡正面宣傳引導”。“能為祖國獻石油是光榮而神圣的,我們也一直為石油人的身份而倍感驕傲,但是面對一些誤解誤讀,我們也很心痛。希望社會上能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這些平凡的愿望和渴望被理解的心聲令人動容。希望這次兩會成為一個嶄新起點,激發社會的生機與活力,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讓所有人都分享到發展的碩果。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