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中原油田天然氣處理廠在內部網站上貼出了面向中原油田分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招聘470人的人才儲備公告,短短半天時間,報名人數已達到了549人。
“一個基層單位能面向全油田公開招聘,得益于中原油田搭建的一體化人力資源統籌配置平臺及相關的配套措施。”該油田人力資源處一位負責人介紹,根據這一政策,這個廠可以在油田內部借聘人才,不需要自己支付費用,而是由油田根據實際情況核銷對方單位的人力成本,從而形成了一方愿意用,一方愿意借的局面。
天然氣處理廠利用自己的人才、技術和品牌優勢積極“走出去”,目前擁有合作項目16個,有850人工作的國內、國外市場,這是中原油田實施“低成本效益開發”中調整人員結構的一個縮影。
在低油價持續的石油石化行業“寒冬期”,按照中石化集團公司年度工作會議轉變觀念,大力改革創新,聚焦提質增效升級,全力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的戰略部署,中原油田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戰寒冬,保效益,以新理念、新舉措迎接新的一年。
采油六廠最先實施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也是這個廠最先享受到改革的“紅利”:2015年,全廠操作成本與上年同期對比下降1.78億元,油氣核心業務實現盈利2590萬元。成功的改革試點也將促進中原油田改革的步伐,這個油田今年將持續深化油公司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加快采油區信息化提升步伐,將完成10個采油(氣)管理區信息化改造。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中原油田已經有了成熟的思路。這個油田今年實施油氣生產輔助業務專業化重組整合,采油廠內部整合作業、特車、維修等業務,油田層面推進專業化重組,降低油氣主營業務生產成本,釋放油田資源資產的創效活力。整合水、電、氣、暖、信、物業等專業資質和資源,探索專業化重組、公司化發展路子,開拓外部市場,提升創新與發展能力。
聚焦提質增效升級的重點離不開油氣生產。作為一個老油田,中原油田積極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思想準備,推廣應用“三線四區”經濟評價法,切實做到算效益賬、干效益活、產效益油。2016年,通過優化采油方式、壓減低無效工作量等措施,中原油田措施工作量比2015年再壓縮近50%,確保大幅壓縮油井作業、大修費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