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在京發布iPreSeis地震成像與定量預測軟件。這是由這個院自主研發的重大軟件應用成果,標志著我國地震精準成像和油氣儲層定量預測技術實現新突破。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喻寶才參加發布儀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趙文智,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共同按下發布按鈕。
喻寶才指出,三十多年來,勘探開發研究院在物探前沿技術研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積淀,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核心技術。通過多年實踐應用和發展完善,以今天iPreSeis軟件系統發布為標志,物探技術的創新發展、集成應用和技術有形化取得了重要突破,為中國石油油氣勘探開發又添一件“神兵利器”。
當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油氣行業在油價持續低迷、資源稟賦變差和剛性成本增長等多重挑戰下,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比當前任何行業都更加迫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勘探開發研究院著力面對各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需求,通過多年自主創新科技積累,形成了今天的iPreSeis軟件。
喻寶才強調,中國石油是資源型企業,對中國石油而言,借助先進技術獲取優質資源,始終是我們決勝未來的關鍵;對勘探開發工作而言,向勘探禁區要資源、向技術盲區要效益,始終是勘探開發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他希望各級科研單位充分貫徹集團公司創新戰略,牢記責任使命,進一步強化重大技術攻關,加快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著力解決制約上游業務發展的瓶頸和關鍵問題,努力使理論創新速度超過資源劣質化速度,努力使技術發展速度超過上游成本增加速度,引領和支撐公司穩健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推動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做出新貢獻。
據了解,目前,iPreSeis軟件推出1.0版本,未來將著力圍繞處理解釋一體化、地質地球物理一體化等基礎科學研發方向進行高端技術升級。
iPreSeis軟件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作為我國陸上重點地區天然氣高效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與應用的重要成果,已得到業界認可。在國內某盆地深層區塊,在鉆井成功率僅為60%的情況下,試用該軟件后,鉆井成功率提升至86%以上。
這個軟件品牌基因與中國石油標志一脈相承,并巧妙融入黃、綠、藍三種顏色,代表著“技術降低風險、創新引領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詮釋了科技創新為石油工業所提供的不竭動力。
來自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延長石油、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斯倫貝謝、帕拉代姆等單位的180余位代表參加本次發布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