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和1月17日上午,出席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的代表,分油田企業、煉油企業、化工企業、油品銷售、石油工程、煉化工程、科研單位、境外單位等12個討論組,圍繞大會兩個報告認真展開討論。
集團公司領導王玉普、戴厚良、王志剛、蔣亮平、張海潮、焦方正、馬永生、趙東分別參加相關分組討論。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面對2016年嚴峻復雜的經營形勢,公司較好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盡管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很大,但黨組確定的核心目標、核心任務、發展戰略和重點工作部署,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形勢發展要求,符合公司實際。只要我們咬定目標不放松,堅定信心不動搖,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大力弘揚石油石化優良傳統,團結拼搏,苦干實干,就一定能夠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
油田企業:堅決打贏“戰寒冬”進攻仗
在低油價寒冬期內,油田企業緊緊圍繞黨組決策部署,組織員工投入“戰寒冬、求生存、謀發展”攻堅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鍛煉了企業領導班子和員工隊伍,創出了一系列適應低油價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堅定了戰勝困難的信心、謀求發展的決心。
油田企業代表表示,今年是上游企業爬坡過坎的一年,要樹立信心堅決走出困境。要引導員工進一步在轉變觀念上下功夫,自覺投入到戰寒冬進攻仗中。要把住資源的根不動搖,高效勘探要以增加有效資源為核心,高效開發要以增加經濟可采儲量為核心,實現有效可持續發展。要緊抓低成本發展不放松,強化“左右不了油價,可以左右成本”“固定成本不固定,操作成本有作為”等理念,做到預算分解、決策優化、核算管理、分析考核和效益評價到區塊,深化全員目標成本管理。要深化改革、創新管理,持續增強發展動力,開展小區塊自主經營承包試點,探索難動用儲量合作開發新模式。企業黨建工作要聚焦油田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發力,服務企業和諧穩定發展大局,弘揚嚴細實恒等石油石化傳統,激勵全體員工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堅決打贏戰寒冬進攻仗。
煉油企業:加快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2016年,煉油企業緊緊抓住創效好時機,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調整結構,以出口為補充全力做大總量,為實現公司效益目標做出了突出貢獻。
煉油企業代表表示,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隨著我國能源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原油和成品油進口權放開、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將帶來更大沖擊,行業格局繼續深刻變化,市場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同時,人民群眾對更藍的天、更清的水的需求日益迫切,煉油企業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約束越來越嚴格。這些形勢的變化都給煉油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
代表們表示,要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超前謀劃,多措并舉,進一步夯實市場競爭優勢。要加強供需矛盾突出的油種采購和配置,提高加工適應性和性價比;抓好成品油質量升級和供應。針對需求結構變化,努力增產汽油、航煤、高標號汽油,進一步降低柴汽比;抓好成品油出口,積極爭取出口指標,加快國內外相關設施建設;要集思廣益,克服困難,走出城市型煉廠發展困境,進一步提升安全環保水平。
大家表示,要統籌原油采購、輸轉、倉儲、加工和成品油銷售、進出口等環節,特別是原油加工量、成品油外采量和出口量動態優化,理順關系、精簡流程,充分發揮各方作用,打造產業鏈條,形成快速應對原油和成品油市場變化的機制。
化工企業:堅持“基礎+高端”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2016年,化工企業堅持“基礎+高端”的發展思路,貼近市場變化,狠抓結構調整,取得了良好經營業績。
代表們表示,成績的取得,既有市場因素,也得益于集團公司黨組一系列正確的安排部署,當前要牢牢把握機遇,兼顧當前和長遠,統籌市場和效益,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要把握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的機遇,加強原料、市場、人力等資源的統籌利用,不斷降低乙烯原料成本;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努力增加有市場、效益好的產品產量,不斷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根據市場和效益情況,對效益好的裝置確保開滿開足,對虧損裝置進行限產,對無邊際貢獻且不影響整個產品鏈的裝置下決心停產,服從服務于集團公司發展大局。
煤化工方面,要堅持有序發展,重點提升寧夏能化經營質量,實現減虧,抓好中天合創工程掃尾和全面投料試車工作,切實加強科技創新,努力實現中國石化煤化工、石油化工項目優勢互補,也為推動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做出貢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大家表示,無論化工市場如何變化,要牢牢把握一個“穩”字,確保安全穩、環保穩、隊伍穩。要在拓寬黨建融合路徑、豐富黨建融合內容、創新黨建融合形式上下功夫,做到黨支部帶車間、黨小組帶班組、黨員帶職工,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油品銷售:全力應對市場開放挑戰
隨著我國能源領域改革不斷深化,行業格局繼續深刻變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越來越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油品銷售企業代表表示,銷售系統是產業鏈終端,也是市場前沿,必須全力應對市場開放挑戰,踢好全產業鏈創效的“臨門一腳”。要向擴大市場份額聚焦,轉變思想,切實增強競爭意識,加強應對完全競爭市場的研究和措施準備,在市場轉變中贏得先機;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結構調整,擴大零售市場份額;要鞏固提升網絡發展優勢,優化網絡戰略布局,盤活存量網絡潛力,持續增強終端網絡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筑牢擴銷增效基礎;要加大重點商品和自有品牌培育力度,做大做強門店銷售,保持新業務快速增長勢頭。
大家表示,銷售工作必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客戶至上理念,抓住“互聯網+”發展機遇,拓展新業態,提升客戶體驗;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分類施策,堅持與客戶共贏,提高客戶滿意度。同時,對內要完善薪酬分配機制,打造銷售“尖兵”,拉開收入差距,進一步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
石油工程:真正實現“站起來、強起來”
石油工程企業代表一致認為,學習兩個報告,進一步增強了深化改革的決心、扭虧脫困的信心,下一步將在拓市戰寒冬、改革破危局、創效求生存、嚴管上水平、創新謀發展上狠下功夫,大力發揚石油石化優良傳統,直面挑戰鑄鐵軍,始終保持迎戰的狀態、改革的狀態、創效的狀態、進取的狀態,真正實現“站起來、強起來”。
實現“站起來、強起來”,就要直面寒冬拓市場,牢固樹立“市場就是戰場”“客戶就是上帝”的理念,敢于競爭、善于合作,努力把市場之根扎得更深更牢。要直面危局促改革,把深化改革、瘦身健體作為變危機為先機、變壓力為動力的關鍵一招,優化組織結構、業務結構、隊伍結構、效益結構,推動優勢資源向核心主業、新興產業及優勢企業聚集,增強企業競爭力。要直面風險強管理,堅持向精細管理要效益、以嚴格管理控風險,努力降成本、保效益、抓安全、提質量,每個項目都爭創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和甲方滿意工程。
煉化工程:全力打造“國家名片”
集團公司提出加快煉化工程“走出去”步伐,全力打造“國家名片”,這對煉化工程企業來說,既是黨組的信任,又是沉甸甸的責任。
煉化工程企業代表表示,當前情況下,要加大外部市場開拓力度。要牢固樹立“市場就是戰場”的意識,特別是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積極穩妥地開拓海外市場;要加強客戶前端業務培育,提供工程咨詢、規劃整合方案、融資支持、FEED和EPC、PMC等“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發揮技術優勢和金融優勢,提高高端業務比重。同時要加大員工培訓、人才培養力度,建設一支能夠適應國際化經營的海外人才隊伍。
代表們表示,要深化內部改革,打造整體合力。堅持專業化建設、差異化發展,強化內部市場化、合同化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一體化協同效應,打造集研發、設計、制造、施工、服務于一體的業務價值鏈,提升公司整體合力和競爭力;要發揮上市公司優勢,努力探索績效考核、勞動用工、薪酬管理、股票期權等方面的激勵約束機制;持續推進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開發新資源、新市場、新領域,積極培育發展增量業務;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四供一業”移交硬任務,瘦身健體輕裝上陣;落實管理職責,完善防控體系,持續提升抗風險尤其是海外經營風險的能力。
科研單位:為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提供科技支撐
科研單位代表表示,在低油價和產能過剩的雙重壓力下,推動中國石化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取得新突破,科研單位重任在肩。必須按照黨組的部署要求,加快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加大力度推行項目長責任制,建立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評估方法,探索完善股權激勵辦法和相關細則,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要完善科研設計生產協同機制,充分發揮中國石化一體化優勢,建立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對接機制,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載體建設,加快建設科技孵化器。
代表們表示,要發揮科研機構對生產的支撐作用。上游研究院要研究低油價下實現降本增效、高效開發的新技術。化工技術要支撐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實現基礎產品降低成本,努力開發節能環保產品,實現產業鏈延伸和高端產品差異化。煉油技術要適應低油價煉制的現實需求,應對市場對中國石化業務的沖擊,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提高技術門檻,形成核心競爭力。
境外單位:塑造中國石化海外良好形象
2017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將進一步凸顯,給海外業務開展帶來巨大挑戰。境外單位代表表示,將加強地緣及公共安全形勢研判,未雨綢繆,確保海外資產和人員安全;加強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研判,特別是加強對所在國法律法規、稅收政策、利率匯率變化的分析,做足應對預案,落實防控措施。
境外單位代表表示,在油價低迷的形勢下,海外公司要通過科技進步、管理提升,持續推動降本增效;進一步調整結構,盤活現有資產,處置無效資產;積極把握資產收購的窗口機遇期,并購優質資產。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機遇,與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對接,推動煉油化工、煉化工程持續走向海外,打造中國石化海外名片。同時,要加強上游和中游業務的優勢互補,加強駐外機構協同發展,加強客戶、市場等資源共享,合力取得“走出去”新突破。
大家表示,目前海外黨建工作有了很大提升,要進一步探索海外黨建工作模式,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和所在國國情相結合,采取差別化措施,使黨建工作充分融入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業務開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