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橡膠加工業大省,目前有橡膠加工企業數千家,其中輪胎制造企業就有400家左右,從業人員20余萬人,耗膠量占全國的40%。但廠點多、規模小、產品同質化程度高、自主創新能力差、多數企業技術水平低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山東橡膠工業的發展。加快發展山東橡膠產業集群成為勢在必行的選擇。
基礎實力已夠
"十五"以來,山東橡膠加工業的發展很快,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山東規模以上橡膠加工企業數占全國規模以上橡膠加工企業總數的14.52%,完成工業總產值占全國規模以上橡膠加工企業總產值的30.28%,實現銷售收入占全國規模以上橡膠加工企業總銷售收入的28.78%,實現利稅占全國規模以上橡膠加工企業總利稅的27.21%,多項指標居全國之首。
2005年,該省包括各類輪胎、膠帶、膠管、膠鞋、橡膠雜品、乳膠制品、廢舊橡膠制品翻新再生利用在內的橡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625.62億元、利稅54.67億元、利潤總額34.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4%,66.7%和80.7%;全行業共有中國名牌5個,山東省名牌12個,知名商標5個。其中5大中國名牌輪胎集團產量為3204.05萬條,占全省輪胎的25.48%。同時,為橡膠加工業配套的合成橡膠、橡膠助劑、簾布帆布等輔助材料生產,橡膠加工裝備和實驗設備的軟硬件生產等也在悄然崛起,吸引了不少國內外企業前來投資,產業集群已顯雛形。
及時調整重點
然而,近年來,該省橡膠加工業相關聯的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以斜膠輪胎為例,一方面是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產品低價傾銷;另一方面是原材料、生產裝備供量不足,成本大幅度上升,造成許多中小橡膠加工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充實和延長產業鏈,發展橡膠產業集群,成為全省橡膠加工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有關專家指出,打造山東橡膠產業集群,重點不在增加橡膠加工的廠家和這類廠家在某地域的密集度,而在于強化為橡膠加工提供原材料、裝備和科技的產業。橡膠加工業這一龍頭可以帶動一大片產業,如合成橡膠、炭黑、各種助劑和輔助材料生產、機械與實驗裝備生產、科研、教育,甚至金融投資等,可以使山東省的橡膠加工業擺脫受治于人的被動局面。有了強大的配套產業支撐,與其他工業企業協調發展,才能彰顯群體優勢。
據有關專家測算,山東省的橡膠產業若能集群發展,可明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該省培育和增加稅源12億元,節省原料約4.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06億元。
步伐應再加快
山東省的一些專家認為,應把橡膠產業集群發展納入山東省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高水平建設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總體規劃之中。還應由省發改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協會及專家學者對有關問題進行詳細調研和論證。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山東省橡膠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建議和實施意見。
專家建議,在規劃中,一是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山東省現有的幾個大型橡膠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如由橡膠輪胎企業集團建設較大規模的輪胎翻新廠和再生膠廠,新胎翻胎配套發展,有利于加快產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節省資源,實現循環發展。二是要把橡膠機械裝備制造納入加快發展重點裝備制造業的規劃中,突出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子午胎硫化活絡模及數控機床、高精密鋼絲壓延機、多復合壓出機、全鋼絲子午胎成型機等大型設備,加快推進產業高新化和自主創新水平。三是要充分利用勝利油田和青島大煉油的優勢拉長產業鏈,建設橡膠簾線單體、炭黑、助劑輔料生產企業,為橡膠產業集群配套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