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布消息,該校機電學院趙學增教授、潘昀路副教授團隊在利用選擇潤濕性功能材料實現油水分離和液滴可控驅動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作為封底文章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2.124)上。
油水分離在許多領域有重要意義,其中利用網膜過濾方式進行油水分離具有速度快和能耗低等優點。然而,由于水的表面能相對較高,現有的油水過濾分離技術都是采用“阻水通油”的過濾方式,因而存在網孔容易被高黏度油堵住或被高密度的水膜封住使得油液無法通過等先天缺陷,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
《先進功能材料》當期封底(2018年5月16日,28卷,20期),封底注釋:在文章1706867中,潘昀路等人提出了一個制備超疏油超親水涂層的高效方法,利用該涂層可實現油水分離、油中吸水和油滴的可控運輸,同時他們提出的類混凝土結構大幅提高了涂層的機械強度。
該研究團隊通過構造一種特殊的微納復合結構,突破了傳統表面能理論的限制,制備出一種完全不沾油卻同時完全親水的超浸潤功能涂層。將這種涂層涂覆在網狀基底上即可實現“阻油通水”式的油水分離,徹底解決了“阻水通油”式過濾存在的問題,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工業污水處理、原油開采和海洋油污回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