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企業90%的成本為原油成本,多加工1噸重質原油就可以在源頭上降本268元,這個大賬必須要算。
“安穩運行是頭等大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摸索裝置的適應程度,做好防范措施,盡可能增加重質原油摻煉比例。”天津石化煉油部聯合二車間設備員呂鐵軍說。2號常減壓裝置控制室里,他正與裝備研究院人員對裝置低溫易腐蝕部位的防腐情況進行分析。
今年1-5月份,天津石化累計摻煉重質油 76.7萬噸,摻煉比例從年初的 13.9%逐步提高到目前的 14.5%,為歷史新好水平,比計劃多加工2.3萬噸,降低加工成本350余萬元。
提高重質油摻煉量,降低加工成本,是天津石化優化攻關的重要舉措之一。但重質原油多為高硫、高氯和重金屬含量較高的油種,油種部分指標往往超過裝置的設防值,首當其沖的就是設備防腐和安全問題,因此需要與基礎原油進行混合摻煉來滿足裝置生產要求。
在原油采購環節,他們注重選擇性價比高的原油品種,同時做好混和測算以滿足裝置“口味”需求。4月份伊重原油采購具有效益優勢,他們及時跟進9.08萬噸,同時針對福蒂斯原油貼水上漲情況,將13萬噸福蒂斯原油調整為庫欣低硫原油。當月月度落實方案較年度預算方案增效627萬元,1-4月份累計比預算增效3362萬元。
針對不同的摻煉計劃,煉油部一方面隨時調整好加工方案,在儲、運、加工、檢驗等各環節做好信息協調、通報工作,另一方面摸索整個生產鏈條的適應能力,做好各裝置的優化調整,保證裝置安全穩定運行。
為了進一步增強裝置摻煉重質原油的能力,煉油部綜合協調解決罐區存量低、原油邊收邊付、裝置新老搭配等諸多難題,從優化2號、3號常減壓裝置操作入手,相繼對兩套裝置開展了電脫鹽、塔頂注劑選型、常頂水洗等優化攻關項目。針對兩套裝置電脫鹽系統、塔頂負荷、工藝防腐、加熱爐等關鍵操作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該部在穩定裝置電脫鹽操作上,加強對電脫鹽罐油水界位、電流的監控,通過調整原油注水、混合強度及破乳劑注入量等措施,將原油脫后含鹽量穩穩的控制在3毫克/升以下。他們還探索新型緩蝕劑的防腐效果,采用無機氨與有機胺緩蝕劑相結合的注入方式,將塔頂輕油部位的腐蝕速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各裝置通過在線腐蝕監測與人工定點檢測相結合的措施,定期、定向對管線進行測厚,及時調整塔頂注水、注氨、注緩蝕劑的比例,確保塔頂含硫污水鐵離子、PH值等指標在控制范圍內。針對提高劣質原油摻量后對石腦油等輕質油產品質量的影響,增加檢查和化驗頻次,確保餾出口產品合格率100%。
由于前方加工原料重質化,且保持高負荷運行,作為生產鏈條的最后一道工序,聯合八車間也將2號焦化裝置日加工量由此前的6600噸提至6800噸滿負荷生產,同時他們針對裝置實際,先后完成了循環比提高、加熱爐出口溫度降低等優化攻關,保證除焦過程順暢,裝置生產流程“后路”暢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