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由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以及美國環保協會聯合主辦的“2018非常規油氣田環境管理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與會專家及業內人士就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田開采的環境影響評估、污染控制技術、環境風險監控、相關政策法規等話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2017年達到39.4%,預計今年超過40%。數據顯示,中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為31.6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目前資源探明率和動用率不到1%,前景十分廣闊,以頁巖氣為代表的非常規氣將成為我國天然氣開發領域的重點。但是,我國目前在開發經驗、技術,特別是非常規油氣田環境管理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水力壓裂技術可能帶來的環境風險已經得到企業及政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壓裂返排液處理方法、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中美英三國環保管理體系及政策對標,成為與會人員討論的焦點。大家深入探討了壓裂返排液處理是選擇回注深井還是達標處理后外排、采出水如何管理、含油泥漿和巖屑如何處置等具體問題。據悉,中國石油在地下水及生態環境污染風險監控技術、環境影響評估及綜合效益評價技術體系、污染物源頭控制技術 、“綠色”壓裂液研發、壓裂返排液高效處理工藝、采出水達標處理技術等方面正在進行攻關和研究,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我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15個省區市已經完成紅線劃定工作,原則上紅線劃定區域內禁止新建大規模工業開發項目。那么,紅線劃定區域內的已有油氣勘探生產區塊將如何處置?國家油氣生產需求和環保需求又如何平衡?據相關專家透露,國家正在研究相關辦法和基本原則,預計在6月底拿出方案。此外,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正在制定非常規油氣田環境管理配套政策。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