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泉州海關共檢驗監管出口成品油235.44萬噸,同比增長32.61%,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從2015年12月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3.8萬噸汽油首批出口至新加坡起,截至2018年5月底,泉州口岸出口成品油累計已達1024.92萬噸,其中,占全國出口成品油總量比例從2016年的7.35%,2017年的8.19%,再提升至今年1-5月的9.21%,泉州作為全國重要的成品油出口基地的地位更加凸顯,有力地促進泉州“海絲”先行區建設。
泉州是國家規劃的九大煉油基地之一,現有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和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兩家石油煉化企業,年產能達2600萬噸。近年來,在國內需求放緩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較低的情況下,這2家企業積極利用現有產能開拓成品油國際市場。
從出口情況來看,呈三大特點:一是出口結構優化。由最初的汽油擴大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三個品種,其中1-5月柴油出口140.40萬噸,同比增長73.93%。而高端產品航空煤油自2017年8月首次出口以來,業務不斷拓展,1-5月共出口8.70萬噸,占比達3.70%。二是市場多元化明顯。前5個月,出口市場新增菲律賓、荷蘭、墨西哥、孟加拉國、厄瓜多爾等5個國家,累計出口市場已覆蓋到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等1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累計向“一路一帶”沿線國家出口成品油834.79萬噸,重量占比高達81.45%。三是出口方式快速轉型。由最初的來料加工方式拓展為來料加工和一般貿易并行,而2018年全部為一般貿易,有效激發開拓國際市場活力,有效盤活了企業現有產能。與此同時,成品油出口業務擴大還帶動了原油的進口,促進泉州口岸2015-2017年原油進口量均超2000萬噸,而且1-5月進口原油958.21萬噸,同比增長6.69%,創歷史同期新高,為做大做強海西石化產業集群打下良好基礎。
為此,泉州海關積極指導幫扶5個1-30萬噸碼頭通過省級口岸對外開放驗收以適應“大進大出”國際市場的需求;積極強化產品過程監管,確保出口成品油質量安全;創新檢驗監管工作模式,實現成品油出口和進口原油的快速通關,促進企業擴大出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