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擬轉讓其在中海石油金洲管道有限公司(下稱中海金洲管道)擁有的全部51%股權。該公司是中海油在國內設立的唯一一家合資的油氣管道制造企業。
中海金洲管道之所以被轉讓,與其盈利能力不足有很大關系。披露信息顯示,去年中海金洲管道的營業收入約為3.95億元,但凈利潤僅為433.78萬元,利潤率僅為1%。加之油氣行業不景氣、管道建設周期較長且應收賬款回籠較慢等原因,中海金洲管道在去年上半年出現凈虧損989.25萬元。
截至去年底,中海金洲管道總資產約為4.17億元,總負債為2.05億元,所有者權益為1.12億元。
據悉,中海金洲管道是海油發展和浙江金州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國有控股企業,成立于2002年7月5日,注冊資本為2.95億元。經營范圍包括石油及天然氣、煤輸送用的高頻直縫焊管、油套管和建筑用結構管的制造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建設為主要業務。海油發展于2008年6月20日在北京成立,由中海油控股。該公司擁有能源技術服務、FPSO生產技術服務、能源物流服務、安全環保與節能四大核心業務板塊,覆蓋油氣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的大部分環節。
作為國內油氣管網的三大運營主體之一,中海油的管網里程最短,且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相對稀少。中海油的管網主要集中在天然氣管道,約為4700公里,多分布在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四個東南沿海省市。
對于國內油氣管網的掌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占據絕對優勢。截至去年底,中石油國內運營的油氣管道總里程為8.56萬公里,占總里程的近65%。其中,原油管道占全國的68.9%,天然氣管道占全國的76.2%,成品油管道占全國的43.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則約占全國管網總里程數的15%,以成品油長輸管道為主。
在此次轉讓管道業務前,中海油已對旗下非主營業務進行了一輪“瘦身”,涉及新能源、建材、煤化工和海洋化工等業務。
8月8日,中海油山東海化集團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將出售山東海化建筑建材公司71.01%的股權,并以3479.04萬元的轉讓底價掛牌。
2016年7月7日,中海油以9.64億元的掛牌價格轉讓中核匯海風電投資有限公司40%股權,覆蓋了中海油主要的風電資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