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由東方物探主辦的BGP國際技術暨市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代表就當前油氣物探面臨的市場和技術挑戰進行交流,高效混合采集、海底節點勘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備受關注。會議認為,面對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戰,物探行業需要創新合作模式,促進甲乙方、跨學科、跨專業的多方位共享合作。
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回暖,但物探行業并未如期復蘇。國際地球物理承包商協會主席妮基·馬丁表示,目前全球勘探開發活動并沒有活躍起來,產量接替趕不上產量遞減。接替需要油氣勘探、技術創新、政策支持,這都需要大量投資。由于處于不景氣周期,勘探開發對很多政府和組織機構的投資魅力減弱。一方面,勘探行業急需更多的變革性進步;另一方面,物探行業要聯合起來,獲得更多國家準入資格,打開更多市場。
創新合作模式成為行業當前的共同呼吁。東方物探總經理茍量表示,當前油氣勘探面臨的地表和地質條件之復雜前所未有,必須要以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姿態深化合作,打造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合作平臺,在開放中做大蛋糕,在合作中做好蛋糕,開辟更大空間,創造更多可能性。阿曼石油開發公司勘探經理亞信(Yasin)表示,在當前油公司普遍要求同等價格下,效率和產出大幅增長,風險得到控制才能帶來經濟儲量。這需要和物探企業密切協作,獲得高效率、高精度和更高性價比的勘探成果。
本次會議還交流了未來物探行業前沿技術。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SEG)主席南希·郝斯認為,超高效可控震源采集與脫混技術具有便于施工、高效采集的特點,是未來采集業務的發展方向。此外,非傳統震源,分散震源序列(DSA)、壓縮感知等著眼更精細、更高效率的技術也受到關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