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承辦的2018中國石化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在京閉幕,大會以“數連石化、智享未來”為主題,探討石化產業在“奔高”(高質量發展)形勢下,通過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化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的積極推動下,石化行業出現了一大批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在工信部2015年—2018年連續四年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遴選中,共有27家石化企業入選,為行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石化行業當前產能過剩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資源制約日益嚴峻,環境要求越來越嚴,行業正處在調結構、促轉型和智能制造技術應用的關鍵交匯期,大力推動行業的兩化融合工作,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石化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和主要任務。
目前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正處于數字化向網絡化轉型的過渡期。工信部信軟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王建偉認為,工業互聯網成為數字化向網絡化過渡階段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關鍵要素,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新途徑,工業思維、互聯網思維和能力的集成將促進制造體系由封閉走向開放。合作開放機制是工業互聯網的保障,互聯網企業和制造業企業只有合作開放才能實現共贏,破除行業壁壘和技術壁壘,共享數據資源,建立價值分享機制,構建良性循環的開放價值生態,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志平介紹,下一步石化聯合會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這一主線,充分考慮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借助石油和化工智能制造智庫這一專家咨詢平臺,做好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工作。包括研究編制行業智能制造五年發展規劃,制定行業智能制造技術與應用標準,選擇在煉油化工、化肥等細分行業進行推廣應用;特別是支持行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共享服務,從整體上提升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制造業帶來了挑戰。2007年我國提出的兩化融合是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其理論內涵是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統),與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異曲同工。目前,眾多新型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而制造企業生產環節多、制約多、不確定因素多,面對復雜的新業態,如何選擇合適的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建議,要明確企業自身發展目標,選擇技術的判別標準是以效益、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針對產值、質量、成本、能耗、物耗、排污、合同完成率以及關鍵設備利用率等現實需求,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的技術。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形勢下,國際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成為重塑產業競爭優勢的新高地,國際上石化行業的龍頭企業都在持續加大投入,積極圍繞新一代數字技術構筑競爭優勢,把握未來發展主導權。我國也把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產業升級的新賦能平臺,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快石化行業由大轉強的步伐。中國石化面向石化行業打造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石化智云,形成了支撐智能油氣田、智能工廠、智能物流、智能服務站、智能研究院和智能化工程服務的六大解決方案。中國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局級高級調研員孫維介紹,目前該系統已擴展到煤化工領域。
會前,石油和化工智能制造智庫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此智庫由74位專家組成,于今年7月6日發起成立,是石油和化工行業第一個全國性智能制造專家組織,旨在為政府、行業及企業建言獻策。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