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我國最老海上油田埕北油田日產原油突破1500立方米,創油田歷史最高日產量。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對外合作油田,屢創“不老神話”的埕北油田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重返青春”,再次為我國石油工業“輸血”,為新時代建設加油鼓氣。
1985年投產的埕北油田是中國海域第一個完全按照國際規范建設的現代化油田,它的誕生拉開了我國油田對外合作與海上現代化油田建設的序幕。埕北油田的成長,記錄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通過合作做大、做強的歷史足跡,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偉大而艱辛的發展歷程。
33年風雨兼程,埕北油田始終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堅持穩產“不掉隊”,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海上特區”的“試驗田”與“活化石”。
2016年,埕北油田在整體設備設施升級改造后成功換“心”,完成了一次世界海洋石油開發史上少見的油田“全科手術”。其隨后實施的“井網重構”開發方案不但幫助油田“返老還童”,重返歷史巔峰產量,還為中國海上老油田挖潛提供了樣本和典范。
2018年,埕北油田繼續研發“長生秘訣”,通過“內外兼修”雙管齊下,推動油田不斷增儲上產。
對內,埕北油田做實油井精細管理,針對問題對癥下藥,想方設法延緩老井自然遞減率,通過大泵提液、解堵等一系列密集措施,在尋找增油點上實現“多點開花”。
對外,埕北油田積極開源,在渤海研究院、渤西作業公司、渤海石油管理局開發部等單位和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堅持調整井兼顧評價,在調整井擴邊挖潛上取得重大突破,即利用“領眼”評價,在原本理論上的“水區”成功挖出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00萬立方米,使水井“搖身”變為油井,為老油田挖潛定義了新邊界。其中,于11月5日投產的B10H1井單井日產原油已超過300立方米,為埕北油田創造歷史峰值產量打響了決勝一槍。
根據目前新增儲量計算,埕北油田可再增加調整井近10口,設計日產原油近千立方米,相當于在原有基礎上再造一個埕北油田。
未來,在“解放思想、敢闖敢試、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的“埕北精神”感召下,一張嶄新的“埕北名片”必將閃耀海油。
|
|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