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汽油和柴油出口均有所增長,且柴油出口增速明顯低于汽油出口增速。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車用汽柴油出口將繼續走高。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汽油累計出口1288萬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7萬噸,增速高達22.5%;柴油累計出口1853萬噸,同比增加134萬噸,增速約7.8%。
“由于國內煉油產能及汽油產量一直維持著高增長態勢,供需矛盾不斷放大,近幾年汽油出口量連續走高。”中宇資訊分析師胡雪表示,2018年國內汽油累計出口配額為1328萬噸,占全年成品油出口配額總量的28%,同比增長了21.3%。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汽油出口量已累計完成配額的97%。
記者了解到,我國汽油出口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雖然近幾年我國汽油出口市場已經越來越多元化,但集中化表現仍舊較強。根據海關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出口到新加坡的汽油占比高達67%,汽油出口市場需要進一步多樣化。”胡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我國出口的成品油不斷遭遇反傾銷調查,貿易壁壘嚴重限制了我國企業的發展。
“在煉油行業環保改革大勢下,加工貿易出口明顯不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一般貿易出口方式將一步步成為主流。”胡雪表示。據了解,2018年我國汽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累計下發1306萬噸,加工貿易出口配額僅22萬噸。2018年我國汽油一般貿易累計出口約1192萬噸,已完成全年配額的91.3%。
由于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工礦基建、交通運輸等行業用油需求不佳,國內柴油資源相對過剩。為了緩解國內資源過剩的壓力,我國柴油出口量延續增長態勢,但出口增速明顯低于汽油出口增速。
從國家發布的成品油出口配額數據來看,柴油全年累計出口配額為1890萬噸,占成品油出口配額總量的39.4%,同比上行5.2%。“受到國內工業調整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柴油需求下滑,但是由于煉廠淘汰落后產能且調整產業結構,國內柴油供需壓力略小于汽油。”胡雪表示,2018年全年國內柴油出口1853萬噸,完成出口配額的98%。
相比汽油而言,我國柴油出口市場相對多樣化,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早年我國柴油指標相對較差,買方市場小,隨著柴油品質的提升,我國對孟加拉、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和緬甸的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據中宇資訊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柴油出口前幾位市場占比相對平衡,在8%~23%之間。” 胡雪表示。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柴油一般貿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90%。2018年全年柴油下發出口配額中,柴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累計下發1849萬噸,加工貿易出口配額41萬噸。據中宇資訊統計,2018年柴油一般貿易出口1659萬噸,完成進度約89.7%,出口均價624美元/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約40萬噸,完成進度約97%,出口均價592美元/噸。
胡雪認為,隨著國內產能過剩形勢越發嚴峻,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討論放開成品油進出口權的問題,或取消對國營貿易進口量的限制,逐漸放開非國營進口渠道,但是不會放開進口經營權。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快,出口權將逐步放開,短期內極有可能適當放寬出口配額。
“十三五”期間,國內煉油能力將繼續提升,在國內及“一帶一路”地區有望最先投產的煉化一體化產能有 1.47億噸,包括恒力2000萬噸/年、浙江石化2000萬噸/年、恒逸800萬噸/年、盛虹1600 萬噸/年等。而與之相對的需求面發展卻并不樂觀。2018年汽車產銷出現負增長,汽車行情高速增長模式宣告結束,同時考慮新能源等因素,汽油消費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受到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工礦企業以及建筑業等用油行業整體需求下滑,導致各省柴油消費量增速放緩,個別省份甚至出現柴油消費量減少的現象。”胡雪表示,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清潔替代能源的出現,未來柴油消費增長率仍將繼續下降。產能過剩加劇,內耗不足,加大成品油出口將成為調節國內供給壓力的有效途徑,2019年車用汽柴油出口將繼續走高。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