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摸清油藏“脾性”,根據油藏“口味”,實施“水療”和“手術方案”,油田開發指標持續好轉。
青海油田所屬的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地處青海省海西州,面積約26.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
據青海油田介紹,面對老油田自然遞減快、穩產基礎薄弱的實際,青海油田摸清油藏“脾性”,根據油藏“口味”,實施“水療”和“手術方案”,油田開發指標持續好轉。2018年,油田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比上年分別降低0.4個和0.6個百分點。
在油井上,青海油田以精細油藏描述成果為基礎,通過加強老井二次測井解釋和水淹層測井解釋,挖掘措施潛力,2018年增油13.65萬噸,比上年增加2.53萬噸。
“英東油田持續深化油藏認識,加強低滲儲量動用,精細措施選井,措施有效率達到87%,2018年全年措施產量達3.03萬噸。”青海油田相關負責人說,除此之外,青海油泉子油田多措并舉推進精細注水,日增注達到379立方米,地層壓力平均回升0.06兆帕,原油日產量也比去年同期增產7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