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除8家有特殊原因的公司外,共有3591家上市公司披露其2018年年報,同時2019年一季報披露啟動。數據顯示,2018年滬深兩市共實現主營收入45.2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9%。石油和化工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依然穩健增長。
據了解,2018年石油石化上市公司營業收入67361.29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229.3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3.31%;基礎化工營業收入15779.72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03.15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6.36%。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謝建斌表示,2018年石油、石化產品整體呈“前高后低”趨勢,1~9月份,國際油價整體走高,隨后又大幅下跌。布倫特、 WTI全年均價為71.13美元和64.9美元/桶,同比分別增長31.2%和27.8%。
受此影響,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營業收入占據所有上市公司前兩位,分別為28911.79億元和23535.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5%和16.75%,占A股總營收的近12%;凈利潤630.89億元和525.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42%、130.71%。
基于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逐步受到重視,給油服行業及下游PX-PTA-滌綸產業鏈帶來積極影響。杰瑞股份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5.97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6.15億元,同比增長807%,恒泰艾普、通源石油、潛能恒信、*ST油服、中海油服、恒逸石化、恒力股份等也出現扭虧為盈或業績增長。
2018年是我國環保體制建設的關鍵一年。2018年以來,國家陸續發布了《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5項肥料行業標準》《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等政策。加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化工行業去產能效果逐漸顯現,低端產能逐漸退出,高端產能逐漸釋放,加速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化肥、農藥、輪胎、有機硅、染料、電子化學品等行業都有不俗表現。個股方面,合盛硅業、萬華化學、方大炭素、揚農化工每股收益均在兩市中靠前,而凈利潤增速居前的有中科新材、山西焦化、三愛富等。
今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業仍在延續上年度業績向好趨勢。已披露了2019年一季報的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是染料、輪胎、磷化工、電子化學品、OLED等子行業。
化工股在今年一季度也獲得了眾多機構的認可。從目前被機構增持的公司來看,化工股達36家。其中,化工股中增持比重最高的為雙箭股份,機構對其持股比例較去年第四季度末上升了27.62%,由期初的9.52%升至目前的30.27%。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