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同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管局,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建設區塊鏈貿易融資信息服務平臺,參與銀行能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分享和交換相關數字化跨境貿易信息。在我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歷史大挑戰中,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引起市場強烈關注,形成大風口。
5月15日,中化集團旗下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麥格理集團大宗商品及全球市場、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聯合發布《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并特邀中國國際商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及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參與編寫。該《白皮書》旨在從行業參與者的視角,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在能源石化交易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創新應用及未來展望。
無獨有偶。近日,渣打銀行通過康拓(Contour)平臺開出了全球首張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跨國區塊鏈信用證,用以支持我國最大的鋼鐵集團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交易。此次也是鐵礦石業內首筆全程無紙化的人民幣交易,這不僅體現了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認可,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的背景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方案解決了傳統貿易金融中對紙質文檔高度依賴的痛點。
由此看來,區塊鏈的商業應用正在我國大宗商品市場打開大門。
長期以來,能源石化國際貿易行業的內在特征可以用“重、重、高”來形容,即轉換流程重運營,交易執行環節繁雜,紙面工作耗時耗力;交易形式重資金,單筆交易金額巨大,典型資產密集型行業;交易模式高風險,價格波動嚴重而市場風險高,靠商業信用支撐交易模式也潛伏著巨大的信用風險。這些內在特征都加重了能源石化企業在這個寒冬的生存成本。能源石化行業亟需轉危為機,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能源石化交易行業區塊鏈應用白皮書》指出,能源石化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以交易效率為瓶頸的發展周期,要突破這一瓶頸需著力于提高行業交易效率和交易信用。區塊鏈技術作為數字經濟新型信息技術的組成部分,基于數據隱私保護、數據確權基礎上的網絡協同以及通過交叉增信、信用傳遞還有信用累計完成的技術增信,能夠為能化行業生態中多主體協同合作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機制,完成能化產業鏈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未來,《白皮書》合作伙伴們將在能源石化貿易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實踐,更加堅定地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行業的深度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為能源石化行業帶來嶄新的面貌。
當下,數字化變革擴展到產業經濟中。區塊鏈并不是簡單的在原有的產業中增加數字化協同效率,而是通過一種技術+經濟范式,為產業和商業活動提供基于價值互聯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帶來一次產業創新升級的巨潮。
中化集團副總經理、中化能源副總經理鐘韌表示,全球能源石化流通環節的數字化已經是大勢所趨,而在數字化改造的過程中,如何切實解決產業參與者對于效率與風險的痛點,同時又兼顧考慮參與者對于隱私和安全性的顧慮,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分布式數字化技術是比較好的技術路線。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田景惠表示,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的融合應用,開辟了未來能源行業變革破局的創新之路,并將引領能源行業邁入數字經濟時代。
中遠海運能源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漢波認為,“白皮書”描繪了能源石化產業鏈的共同理想。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安全性、交易可追溯性及未來可期的通證激勵,通過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可以為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
招商輪船董事長謝春林表示,招商局集團積極踐行科技創新和國家相關區塊鏈政策,推動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融合。招商輪船作為全球第二大船東,擁有全球第一大VLCC能源運輸船隊,希望與其他合作方一起,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應用,推動行業創新升級。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陸豐認為,能源類商品交易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重要組成部分,在戰略性、商品性、金融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未來,基于分布式區塊鏈技術的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登記系統、數字化貨幣以及支付體系定將重構國際能源市場格局、推動國內能源市場化進程,促進我國能源現貨進一步規范化,法治化,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