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3日,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鉆井進尺逾50.15萬米, 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0.12%,這是該公司今年以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上下一心苦干實干的集中體現。
今年以來,該公司強化“一盤棋”思想,呈現出隊伍士氣高昂、持續攻堅創效的良好態勢。一季度,面對疫情導致的作業隊伍大面積停待,該公司積極推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深化改革等工作,強化保障“四提”目標落實,在嚴峻形勢下實現一季度鉆井月速度、平均機械鉆速、鉆機利用率同比增加,鉆、修井機搬遷效率穩步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二季度,該公司按照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百日攻堅創效”行動整體部署,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奮戰100天,鉆井周期、壓裂效率提速目標全面完成:彭州海相工區 “百日攻堅創效”期間完鉆彭州6-2D井,完鉆周期較開發方案縮短34.96%,較行動目標縮短23.62%。威榮區塊完鉆6口井,平均鉆井周期75.72天,較2019年同期縮短21.13%,較行動目標縮短9.78%。1-6月,壓裂綜合平均提速23.68%,全面達到“百日攻堅創效”提速目標。
在科技創效方面,加強新技術新工藝引進推廣使用,威榮區塊按“一、二開以PDC鉆頭優選為核心、三開以旋轉導向+油基鉆井液為核心”的技術提速思路,采用全電動泵壓裂技術,大力實施采輸一體化,實現威頁45平臺壓裂效率提升至3段/天、威頁46-2HF井54天完鉆的重大突破;在彭州海相工區不斷優化PDC個性化設計,配合大扭矩螺桿,實現須家河組到小塘子組難鉆地層鉆速提高50%;在臨盤夏河區塊應用復合型預彎曲水力震蕩器鉆井技術,同比周期縮短20%。此外,《超深酸性氣開發工程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等3項科技成果通過四川省科技成果評價,均達到“整體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川西深井超深井鉆完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等2項科技成果通過集團公司鑒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安全生產方面,該公司面對疫情與汛情導致的復雜生產形勢,成立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從自查自糾、安全記分、承包商及直接作業環節、隱患排查等方面開展集中整治工作,同時加快互聯網視頻監控體系,完成西南工區視頻監控體系的改造、升級,實現西南工區鉆井、修井現場可視化,為安全監管提供信息化保障。與此同時,他們不斷強化重點區域、重點井關鍵環節管理,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安全鉆井技術交流,分析工程故障復雜原因。1-6月,鉆井故障復雜率較“四提”年度控制目標降幅達52%;井下作業故障復雜率較“四提”年度控制目標降幅達6.4%。
在管理增效方面,該公司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制,一切工作皆可挖潛”理念,積極開展“以量換價”,加強物資需求計劃和采購管理,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實現同比成本降低600余萬元,物資挖潛增效200余萬元。除此之外,通過持續優化壓裂供水方案與壓返液再利用方案,自建壓返液輸送管道,壓返液處理效率顯著提升,節約處理費用近千萬元。
據悉,該公司將繼續以“持續攻堅創效”為抓手,優化隊伍布局,進一步推動與西南油氣分公司“一統一、五聯合”的一體化運行機制,深化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強化資金管理與市場開拓,保障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