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湖北洪湖曹市鎮王湖村一位名叫謝天貽的11歲小男孩幸福指數暴增,因為爸爸媽媽再也不用出去打工,可以每天在家陪著他。
????他的爸爸名叫謝財模,媽媽名叫顏麗,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今年,爸爸媽媽就在村里就業,爸爸當上了村醫,每月工資4000多元;媽媽兼職村里的信息員,每月有800元補貼。最近,家里正在建新樓房,再過幾個月,他就可以住上新樓房嘍!現在,每天回到家能見到爸爸媽媽,小天貽別提有多開心了!
????這個小男孩是王湖村村民謝先勇的孫子,謝先勇現年65歲,多年前,他老伴得了重病,幾乎每年都要花去2萬多元的醫療費,加上他自己也是常年腰腿疼等小病不斷,干不了重體力活,家里僅得能種點口糧田。兒子、媳婦長年在外打工,寄錢回家供養老、小,家里一貧如洗。
????自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該村后,謝先勇老伴治病有了國家報銷,不再是家里的“用錢大戶”,家庭經濟“失血大窟窿”被堵住。
????2018年以來,由中石化洪湖石油分公司等單位組成扶貧工作隊,幫他家貸款5萬元,中石化扶貧隊員史賢勇還幫他挖地,買蝦苗,請人手把手教他“蝦稻連作”技術。小龍蝦長大后,扶貧隊又聯系當地的合作社,以略高于市場的價格,優先收購他家及各貧困戶的小龍蝦。2019年,他家的18畝 “蝦稻連作”田,產生了七、八萬元的收入,一年收回成本并賺了3萬元,成為該村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今年,“蝦稻連作”給他家帶來了更大的收益。兒子、媳婦不再外出打工,兒子學過醫,正好村里辦起醫務室,差醫生,他便留下來做村醫。媳婦幫助照顧婆婆和孫子,兼職村里的信息員。謝先勇本人則騰出精力,照管18畝地的蝦稻。一家人團圓,加上收入有了保障,謝先勇的身體和精神頭越來越好。想到兒子媳婦回家后住房不夠用,便動起蓋新樓的心思。就在老屋旁邊的宅基地上,他家一棟2層的樓房于4月開始修建,因連續下雨,預計10月才能完工。
????2017年以前,王湖村像謝先勇這樣,住在年久失修、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因病、因殘長年在貧窮苦水中掙扎的貧困戶達29戶。自2018年扶貧隊和村委帶領該村開展500畝“蝦稻連作”產業扶貧后,有6戶人家通過150畝“蝦稻連作”,有20戶人家通過種植優質稻、棉花、芝麻和油菜先后脫貧。截至2020年,該村僅有3戶貧困戶,其中有2戶是五保戶、有1戶因病無勞動力屬低保戶,其余26戶均已像謝先勇一樣脫貧,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徐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