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6日發布公告,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部署,將于近期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投放面向有色金屬加工制造企業,實行公開競價,相關工作由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具體負責。
保供穩價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時,市場就有“拋儲”傳聞。彼時的背景是,基本金屬價格在2020年3月底觸底反彈并一路上漲。今年以來,部分品種價格延續上漲趨勢。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年內以來,電解銅現貨均價最高觸及76900元/噸,較年初漲幅為32.8%;電解鋁均價最高為20030元/噸,較年初漲幅為27.5%;鋅錠2月初走出低位,隨后快速反彈并進入震蕩上行期,5月25日觸及22370元/噸。
關于投放規模,國儲局尚未公布相關數據。市場機構預計,本次鋁拋售量為80萬噸至90萬噸。“拋儲”主要是為緩解云南及內蒙古冶煉廠減產,拋售對去庫節奏會有影響,但整體不大。
方正中期期貨稱,據我的有色網數據,目前國儲局銅儲備約180萬噸至200萬噸。對比歷史情況,“拋儲”消息發酵期間銅價相對承壓,但一旦落地影響迅速減小,價格主導重回基本面和宏觀面影響。因而其更大的影響在于直接沖擊現貨升貼水市場。
“碳中和”育新機
Wind數據顯示,申萬行業基本金屬公司中,已有常鋁股份、楚江新材等公司公布了半年報業績預告,均為同比增長。
常鋁股份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0.64%至228.08%,預增原因是宏觀經濟環境持續改善,下游需求旺盛;持續提升汽車散熱材料及設備的收入比重,尤其是加快新能源方向散熱材料、部件等產品市場開發。
長期趨勢會如何演繹?焦作萬方稱,公司內部對未來2至3年的鋁價相對樂觀,主要是國內電解鋁產能有上限,目前也沒有放開電解鋁指標的意向。同時,不論是基建、汽車還是電網光伏,鋁的用途越來越廣,需求相應穩步上升。
產能上限方面,阿拉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電解鋁總產能達4256萬噸,同比增長3.79%;國內電解鋁有效產能為3982萬噸。而發改委等部門2017年明確我國電解鋁合規產能天花板為4554萬噸。
銅產業方面,紫金礦業之前披露的調研紀要稱,新能源產業升級給銅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對銅的需求將產生較大增量。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將減少石化能源的消耗,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新能源的生產、使用、存儲和傳輸都需要用到銅,這將大大提高對銅的需求,銅價將進入一個較長的上升通道。
中金公司指出,長期而言,銅價中樞逐步抬升格局不改。原因有二:一是銅礦供應進入低速增長時代,加工費低位抑制銅冶煉產能;二是清潔能源革命背景下,銅需求空間被打開。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